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斜山岭古道(上)

黄山晨刊 2014-06-10 21:31 大字

□苏克敏杜德玉

“苍茫行晓雾,渐上渐艰难。俯视田庐小,登高天地宽。松风万龙啸,石径一盘蛇。回首家乡远,蒙蒙山雨寒。”这是著名作家苏雪林女士在《过斜岭》一诗中对斜山岭古道的生动描绘,从中可以看出蜿蜒在高山峻岭中的斜山古道的基本风貌。 

斜山岭古道地处黄山区最北端的永丰乡,自青阳县东堡起,越过陡峭的斜山岭,经民风纯朴的岭上村,一直绵延到全国历史文化名村永丰村,全程大约20公里。 

太平县志记载:“斜山岭古道,在县城西北九十五里,与青阳县接壤,岭路险峻”。这是一条崎岖不平的山间古道,最早修筑于北宋末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古道的奠基人是永丰乡岭上和岭下苏氏一世祖——苏继芳。 

苏继芳,字名卿,四川眉山人,生于北宋绍圣丙子年(公元1096年)。据苏氏族谱记载,苏继芳从小聪颖过人,读书过目成诵。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苏继芳奉诏就任安徽铜陵县令。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协助朝廷催征军饷和军粮。由于多年的战争和自然灾害,民不聊生,军饷和军粮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凑齐。苏继芳又是一个办事十分认真的人,任务不能如期完成,他忧心如焚,积劳成疾。其幕僚见此就劝他不如辞官回家。苏继芳遂上书称病辞归。 

苏继芳辞官后正准备回到四川老家,没想到金兵已大举侵犯中原,所有入川的水陆关隘均不得通行。回家的路已阻断,苏继芳只好率家人来到太平县泾阳乡(今永丰乡)必吉岭的“头冲”(后称“官屋基”)建屋而居。苏继芳决定在这必吉岭头的官屋基安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有一个开阔的山口子,从这里可以一览无余地遥望西南方向。苏继芳满怀深情地对家人说:“我虽然不能回四川,但我在这里每天能够遥望我的故乡。” 

必吉岭头的官屋基地处崇山峻岭之中,进出极为不便。苏继芳决心在有生之年,在斜山岭修筑一条路,以打通岭上到青阳、贵池、铜陵的通道,这样他和家人到铜陵或是贵池坐船回四川就方便多了。为了修这条路,苏继芳不顾年老体弱,多次穿行在荆棘丛生的斜山岭头考察线路,向当地人以及樵夫们虚心请教。他综合了各方面的建议,最后议定:官屋基到斜山岭头的上山路,全部由苏继芳的家人们修筑;斜山岭头至青阳东堡的下山路,由其出资请东堡人修筑。虽然上山的路只有五里多长,但要用锄头和刀这样简陋的工具修出一条1米来宽的山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经过1年多时间的艰难开拓,这条通往岭头的山路才基本完工。这时的路全是土路,没有铺花岗岩石条,下雨天时,路上就非常泥泞湿滑。 

由于山高岭长,必须要在山路上建几座路亭,以供路人休憩。苏继芳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石头,在岭头几十里的山路上建起了六座路亭。从官屋基到斜山岭头上有七里路,从斜山岭头到东堡岭脚有八里路,就是当地人常说的“上七下八”。东堡的周村为斜山岭的岭脚,从岭头到岭脚周村,每隔两里多路就有一间凉亭。斜山岭头为第一道亭,在岭的半山腰上为第二道亭,岭脚为第三道亭。从官屋基到斜山岭头的上山路也修建了三座路亭。路亭尽管很简陋,但也全是粉墙黛瓦。每个亭子内都有两条长木条凳子,它们和柱子连在一起,十分结实。这六座简陋的路亭,千百年来也不知有多少人在这儿歇凉躲雨,给路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坐落在官屋基的“望眉亭”。该亭为砖墙瓦顶,内为木架结构,亭长5米,宽3.5米。亭子南北两面的门额上均有“望眉亭”三个欧楷大字,端庄秀丽,是苏继芳亲笔书写。亭子的大门正对着西南方向,苏继芳经常独自坐在亭中,遥望四川眉山的故乡。由于望眉亭的特殊寓意,苏氏后人每年都要修葺这座亭子,以致代代相传,历经了千年的风风风雨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望眉亭还依然昂首屹立在必吉岭头。当又一个世纪开启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它才倒塌。

新闻推荐

八宝之地生态铜都——合福高铁旅游媒体联盟采风之铜陵篇

参观铜博物馆 饕餮纹斝 参观长江江豚展览馆 参观长江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斗星城的观光轻轨被誉为“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的铜陵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铜陵区位优...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