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老师代代接力,42年送孩子过河

安徽日报 2013-11-10 23:49 大字

铜陵县钟仓中心学校,是顺安河畔一所偏远的圩区学校,部分学生需要渡河上学。一支老师义务护渡队每天护送孩子们过河。老师代代接力,40多年从未间断。

■ 本报记者 林春生

11月5日下午3点40分,是铜陵县钟仓中心学校小学部放学的时间。孩子们从学校到渡口骑自行车最快也要10多分钟,但头发花白的崔后彪老师已守候在顺安河钟仓渡口的河堤上了。他在等着护送村里的几个孩子回河对面的家。

“车子不要骑了,下河堤推慢一点。”快到16点时,3个骑着自行车的小学生先赶到渡口边,崔老师上前扶住一个小一点的孩子。一会儿,孩子们陆续来到渡口,等6个孩子都到齐了,崔老师让他们依次排好队,一个个上船。

钟仓中心学校,距离铜陵县城20多公里,地处顺安河畔,是一所偏远的圩区学校,也是全县唯一有学生需要过渡上学的学校。目前在校的700多名学生中,有36名来自顺安河对岸的不同村落,每天都要乘坐小船上学、放学。为确保学生渡河万无一失,一支由老师自发组成的义务护渡队,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护送孩子们过河。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顺安河开河42年来,学校的领导、教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义务护学行动却一直坚持了下来,被护送的学生累计达5000多人,没有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故。

枯水期的顺安河,河面宽不过30多米,但装满木材的大货船依然在河里航行。用于摆渡的铁质小船一次荷载8人,由专门的渡工划船。崔老师说,这条河在丰水期河面宽达二三百米,由于没有班车,从陆路上学需要绕近20公里的路,于是乘渡船过河,就成了孩子们上学的捷径。崔老师今年60岁,家住顺安河边,是护渡队里年龄最大的老师,也是最早自发参与护渡的老师,已坚持了42年。“我早上起早一点,晚上回家迟一点都没有关系,孩子们的安全才是第一位,只要把他们送过河,我就放心了。 ”崔老师告诉记者。

又有3个大一些的孩子来到渡口边,他们是钟仓中心学校中学部的初中生。他们腼腆地与崔老师打着招呼,初三年级女生陶雅婷告诉记者:“我从一年级到现在都是老师们送着过渡的,不管刮风下雨。有老师在身边过渡,心里踏实,父母都很放心。 ”乘着小船将孩子送到对岸,崔老师目送孩子们安全上了堤岸,才放心离开渡口回家。

“除了钟仓渡口外,现在顺安河上还有东城、团进等3个渡口,学校在每个渡口都安排了护渡的老师。 ”钟仓中心学校校长叶仁根介绍说,为学生护渡当初是少数住在河边的老师自发承担的,后来扩大到全体老师参与。现在每逢恶劣天气,学校都要将老师编成护送小组。

近年来,随着铜陵市教育资源布局的调整,钟仓中心学校部分学生转到了河对岸的中心学校读书,过渡的孩子也从高峰时的100多人减少到36人。几年后,顺安河上还将建起一座大桥,孩子们走水路上学将成为历史。 “但只要有一个学生过轮渡,我们就会坚持护送,让家长放心。 ”钟仓中心学校校长叶仁根说。

新闻推荐

沈素琍强调改进党员干部作风 提升服务群众能力

本报讯 (记者 聂扬飞 通讯员 胡淑杰)2月25日至26日,省委常委、统战部长沈素琍深入铜陵县调研指导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她强调,把握重点,压实任务,注重效果,抓好督查,下功夫解决突出问题,推动...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