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24孝”是否贴近农村引热议农村如何孝老 请您谈谈看法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2-08-21 12:00 大字

本报讯 近日,由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等共同发布的新版“24孝”行动标准(具体内容见本报8月17日5版报道)对外发布。标准中,“教父母学会上网”、“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等内容是否适合农村实际,引起本报广大读者热议。

东至县张溪镇蒲塘村村民周晓旺认为:“虽然标准如此,但在农村要真正做到这24条,有点不现实。 ”安庆市迎江区长风乡读者王华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接质疑:“农村地区条件有限,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年龄又大,教会他们上网就是孝顺吗? ”更有读者笑称:“如果按照这新标准来看,很多农村子女都是‘不孝子\’啦。 ”其实,农村地区的孝子不仅多,而且都有着自己平淡却真切的孝敬方法,本报上周关注的铜陵县天门镇金塔村一村出了19位“孝星”的事情就是真实体现。

照顾老人,孝敬父母自古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孝老确实体现在许许多多的具体行动中。一声问候、一条短信、一瓶好酒、甚至一个眼神,孝敬父母的方式多多。

新“24孝”行动标准出台后,安徽省有关媒体曾在城市就此标准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活动,调查结果表明上述部分标准也难符合城市实际情况,与农村实际生活就离得更远了。

关于农村如何孝敬老人,您有什么做法呢?作为子女,如果您常年远离父母,你是如何孝敬父母的呢?如果您在父母身边,您又是如何表达孝敬的呢?作为父母,您的子女又是如何对你尽孝的呢?本报作为安徽农村地区发行量最大的一份报纸,现就此话题征集全省农民朋友对于农村孝老的看法。

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和我们联系:拨打热线电话 0551 -5183230直接交流;加入我们的读者 QQ群81703254发 表 看法;写信的读者可以寄到合肥市潜山路1469号安徽日报农村版,陆杨记者收;发电子邮件的读者直接将意见发送至2641627321@qq.com即可。

(本报记者 陆杨)

新闻推荐

为救丈夫以身试毒歙县村妇陷入毒窟

本报讯 5月24日,歙县农妇孙某在王村派出所民警陪同下,走进了安徽省南湖戒毒所,开始为期两年的强制隔离戒毒。孙某同丈夫原先家境殷实。 2009年,孙某丈夫染上了毒瘾,屡次戒毒未果。孙某认为是丈夫...

义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义安区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