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专家支招治“心病”

铜都晨刊 2020-10-12 09:04 大字

本报讯(记者 钟灏)常常感到不开心、对所有活动兴趣明显减少、失眠或睡眠过多……面对这种情况,大家往往用一句无奈的“心病难解”表述。然而,面对“心病”,大众真的能正确地认识它吗?10月10日,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到来当天,记者采访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七病区主任王帅,听专家解读“心病”。

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相互影响

今年的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弘扬抗疫精神 护佑心理健康”。对此,王帅的理解是,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相互影响,“疫情防控一线上不仅有治疗组专家,还有我们精神科心理科专家。”这是因为心理出现疾病往往会对身体各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消化功能变差、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崩溃等,而反过来,通过对心理疾病进行干预疏导,往往也会对身体产生良性的影响。

然而,一直以来,很多人对心理疾病的认知还停留在精神分裂症等重症层面,对于相关症状和病患忽视甚至歧视。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精神障碍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王帅认为,护佑大众心理健康刻不容缓,“精神出现障碍,心理出现疾病,对一个人的打击可能是毁灭式的,有些情况并不亚于人得了绝症。”而在铜陵市,通过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努力,近年来对心理健康的普及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大众对心理健康的正确认知也在逐渐向上。

守卫心理健康,从青少年做起

在面临挫折时,有些人可以很快将这种情绪自我调节好,有些人却一蹶不振,最终发展成心理疾病。王帅告诉记者,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善于调整心理状态的人往往被归结于“性格好”。然而,在医学方面看,这正是由于善于调节的人往往心理防卫机制很优越。纵观人的一生,这种人类为了避免精神上的痛苦、紧张焦虑、尴尬、罪恶感等心理,有意无意间使用的各种心理上的调整的机制,会对每个人有着贯穿始终的影响。

王帅介绍说,心理防卫机制在每个人出生后便开始逐渐萌芽发展,每个人若想拥有灿烂阳光的良好心态,则需要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而在这方面,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第一任老师,“性格或者心态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后天有意识地引导或培养的。”王帅建议,家长不要过多地关注孩子的学习,不要给他们太大学业上的压力,而是应该创造和谐欢乐的家庭氛围,并常常观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帮助孩子排解负面情绪,正面培养孩子健康向上的性格。

心理疾病,需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面对身体疾病,大多数人会及早去医院就医,而面对心理疾病,却有很多人讳疾忌医。王帅告诉记者,虽然目前中国心理疾病发生率较高,但就医率却一直不高,“以抑郁症为例,就医率不到15%。”

因此,王帅呼吁,一旦出现心理疾病后,不要认为其是“丑事”,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才是正确的选择,适时干预对患者身心有很大好处,而一味逃避只会越来越严重。而面对心理疾病的萌芽期,王帅也提出了几点干预建议,“我们每个人在平时应该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心理学知识储备,不断地锻炼自己的抗挫折能力。如果出现长期负面情绪但又不想去医院,可以折衷采取线上咨询的方式。”此外,在遭遇压力后,也建议大家积极打开社交圈,多寻求性格开朗的亲友帮助,平时也可以通过听舒缓音乐、进行适当运动的方式排遣压力。

新闻推荐

本市推进民生工程加快实施

本报讯(汪伟谢珊珊)为确保2020年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铜陵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民生工程有序实施。...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