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尽吹绿色风 扬鞭催马再跨越 全国绿色矿山现场交流会观摩侧记

铜陵日报 2019-12-11 10:52 大字

参会代表在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选矿车间参观。刘敏 摄

■ 本报记者 朱敏 李莉

天朗气清,抹抹绿色映入眼帘,层层青障点缀山间。12月10日,全国绿色矿山现场交流会在铜召开。当日上午,与会人员前往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冬瓜山铜矿、铜陵海螺水泥石灰石矿及铜陵海螺水泥矿山水泥窑等地进行考察观摩。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这是诗仙李白描述古代铜陵开采铜矿的恢宏场面。走进铜陵有色集团公司冬瓜山铜矿,矿区与四周的山林风光浑然一体,呈现绿色和谐发展的图景。近年来,冬瓜山铜矿一直秉承“清洁生产,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把工业污染控制作为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10年前,这里到处都是裸露的泥土和矿渣,现在已是绿意盎然,这一切得益于冬瓜山铜矿对尾矿库的治理。”在冬瓜山铜矿,大家一边听着讲解,一边不停拍照,相互交流感受。得知企业最终实现“尾砂不入库”“废石不出坑”“污水零排放”时,来自山西同煤大唐塔山煤矿的孙延龙表示,铜陵在绿色矿山建设中,采用环境友好型的开发利用方式,促进了产业再造,使得效益、绿色、数字等协同发展。

在铜陵海螺水泥窑处理示范项目展厅,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企业垃圾处理项目规模、运行时间等情况。“垃圾坑和处理厂房采用全密封结构,并且用通风机将垃圾坑内产生的垃圾臭气抽出送入气化炉内燃烧,使垃圾坑处于负压状态,避免了垃圾恶臭的扩散,该项目建成多年来未接到任何相关投诉。”听到此处,嘉宾们赞叹不已。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胡明兵表示,该项目真正做到了将垃圾吃干榨净,相较于传统垃圾处理方式不仅节约土地,更节省了人力物力,是保护“绿水青山”的好项目。

斑斑沙地,如今水草丰茂;昔日荒丘,展眼层林尽染……自2012年铜陵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绿色矿山创建试点工作以来,市委市政府以打造生态美丽铜都为目标,以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山为抓手,提出创新转型、绿色转型、文明转型的总体要求,坚持观念转新、经济转型、体制转轨、环境转优的发展战略,建立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机制,制定市级绿色矿山标准及创建奖励办法等,着力推进铜陵市转型,走出一条符合本地资源禀赋特点、体现地区优势和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市有各类矿山85家,实现国家级绿色矿山遴选入库11家,9家矿山获得市级绿色矿山称号,39家矿山被确定为市级绿色矿山创建单位。

矿山尽吹绿色风,扬鞭催马再跨越。大家一路见证成就、感受变化,分析思考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永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蒋清伟表示:“通过观摩,感受到铜陵市委、市政府对绿色矿山建设的高度重视,我们将把成功经验学到手、带回家、用起来,努力建设更多的绿色矿山。”

新闻推荐

铜官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接受指导

本报讯(记者高颉伟)12月3日和4日,由省教育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驻地式指导组到铜官区进行为期两天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