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铜官山公园
□徐承佑
妻喜欢走路,以前爱去植物园,近来每天傍晚只要有空都叫我陪她去附近大铜官山公园走走,那晚也是如此。
我们向铜官山走去,来到友好社区路口,路过“铜官山1978文创园”,趁天还微亮时我们上去看看。沿友好社区中间笔直向上的路走到尽头,右拐上个斜坡,上去就是“铜官山1978文创园”项目所在地。那天很巧,项目施工大门没有关闭,我们得以进入现场初探究竟。
铜官山1978文创园,是主打皖中南地区历史工矿遗址保护与现代休闲旅游功能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园区。园区规划设计保留了铜陵工矿城市时代建筑特色,同时融合现代商业文化主题元素。该项目2017年开工,曾进入《2017年中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手册》。
走在园区杂乱的现场,路两旁堆满了新进的设备和材料。向里四五十米,右前方是并排的几幢红砖平房,这里曾是老一辈矿工生活的地方。它们静卧在夜色中,几十年前,这里该是一种怎样生机勃勃的热闹场景:谁家来了亲戚,谁家杀了鸡,谁家在打孩子,打的劝的声音掺杂在一起……清贫而知足,嘈杂而和谐,成为铜陵老一辈人永远难以磨灭的记忆!而这些老房子,是那段历史的遗存,是城市文化的源头。
夜色渐浓!不便在此久留,我们便向铜官山走去。宽阔的水泥路上少有行人,青蛙与鸣虫在两旁安然地唱着歌。行至山脚沿柏油路向上行,听到路旁水渠流水潺潺。认真算起来,这应该是黑砂河的源头。黑砂河原名惠溪河,是一条天然河流,它起源于天鹅抱蛋山和大铜官山之间的山冲,沿着市区中间一路向西注入长江,全长6500余米。伴随着惠溪河变为黑砂河,铜陵为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数十年来,黑砂河一直被称为铜陵的“龙须沟”,成为铜陵人民心中的痛。1974年,市政府成立了“黑砂河治理改造指挥部”,开始对黑砂河全面治理改造。黑砂河的改造,深刻影响着铜陵城市建设与面貌的变迁,现在繁华的步行街和风景如画的长江西路绿化带都是黑砂河治理改造的成果。自2010年开始,市政府又投入了巨资对黑砂河下游明渠部分进行治理,通过近十年的努力,采用严格的雨污分流控制及岸线景观整治改造,不仅促进河水达到景观用水标准,而且把黑砂河下游建成了城市中心的一条风景带与景观河。走在绿树如荫的河两岸,你无法想象这里曾是水黑如墨,腥臭熏天、寸草不生的“龙须沟”!一条河的命运变迁、深刻反映出时代的变迁,城市的进步!
行至公园驿站,见大铜官山公园简介牌立在那里,分别用中文、英文和日文三种文字对公园予以介绍。妻读着简介说,我们来铜陵二十年,在小街也住了十多年,过去从来没有注意过这里的美。这里,城市与山野一步之遥,每次走在山间路上,总觉得置身在大山之中,幽静怡然。对此我深以为然。我来铜陵二十年,辗转多个单位从事多方面工作,对这座城市的了解颇深,每次走在铜官山下,总会思绪颇多。二十年前,随着这里矿产的日益枯竭,破败的厂房到处都是,环境杂乱无章,黑砂河虽经治理,却依然让沿线群众深受其害。但二十年来,我们的城市大力推进转型发展,大力开展文明创建,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狠抓环境保护,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如今走在铜都大地上,星罗棋布的口袋公园及散布在绿荫丛中的各个市民阅读点突显了铜陵的精致,西湖湿地公园、天井湖公园、滨江公园以及四季繁花的城市主干道等又彰显了铜陵的大气。而这一切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眼前的大铜官山森林公园也是如此。大铜官山公园还在建设过程中,随着1978文创园等文化创意版块、山岳生态板块的建成,这里一定将会成为铜陵新的靓丽名片!
我们从铜官山驿站向天鹅抱蛋山方向向下走去,宽阔的柏油马路在山间向下延伸,虽行人稀少,但明亮的路灯让人觉得十分心安。十多分钟后,我们走到铜官山铜矿老铁路纪念碑前。这条铁路是日寇于1942年所建,目的是为了掠夺我国的矿产资源。新中国成立后,这条铁路先后多次改扩建,为铜陵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我来铜陵安家时,这条铁路从我家窗前经过,冒着蒸气的机车经过是我儿子最喜欢看的场景。如今随着城市建设,它已经拆除并建成了长江二路。为了留住对这段城市的记忆,在此保留了一段铁轨并立碑纪念。
一个多小时的夜行结束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在铜官山公园里走走停停,和妻子聊聊这些年的铜都的变迁,不禁感慨二十年前我们来到铜陵,是最正确的选择。在这座城市里,我们找到了各自的角色定位。妻在一所学校教书育人,而我也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尽自己的一分绵薄之力。这座美丽的城市,值得我们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
新闻推荐
“我是中国人,年纪大了嘛,总希望落叶能归根。”王老今年已经94岁高龄,年初就来到普济圩派出所说出自己希望能够办理回国定居...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