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转型路径 凝聚“铜陵智慧” 2018年铜陵市推进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纪实

铜陵日报 2019-05-17 11:16 大字

安徽中盛画材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本报记者 刘敏 摄

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本报记者 过仕宁 摄

天井湖大景。 本报记者 詹俊 摄

【核心提示】

近年来,铜陵市矢志不渝抓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传统产业高新技术改造,新型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稳中有进,产业机构逐步优化,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福祉不断提升,不但避免了“矿竭城衰”,而且打造了水清岸绿产业优的“铜陵样板”。

“七个突出”:完备的顶层设计

2017年,铜陵市被列为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标志着铜陵已进入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国家级“实验班”,要在国家赋予的重点探索领域中取得经验,力争成为“实验班”中的“尖子生”。

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去年,铜陵市将示范区建设纳入政府岗位目标考核,印发《铜陵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2018年工作要点》,围绕“七个突出”顶层设计,定期调度、督察,加快推进铜陵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突出目标导向,全面对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确定29项具体指标,明确责任单位;以铜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项目建设为核心,全年实施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100个,完成投资87.8亿元。

突出产业集聚,加速新兴产业升级替代,大力实施“三重一创”,提高省级铜基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进装备制造、精细化工4个市级基地产业集聚效应;深入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和“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淘汰小矿山等落后产能;深入推进新一轮技改升级专项行动,深化“两化融合”,发展智能制造。

突出科技创新,优化创新政策环境,对标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深度转化;实施以各类“高、精、尖、缺”人才为代表的人才引进工程,组织实施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培育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

突出改革开放,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改革商事制度,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试点,完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健全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持续开展“双招双引”。

突出园区升级,全面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推动开发园区聚焦主导产业发展,推动实现基础设施绿色化、污染治理集中化、产业链接循环化;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和重点园区建设。

突出循环发展,以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深入推进产业循环,强化尾矿等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争创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以城市废弃物处理为重点深入推进社会循环,深化国家生活垃圾分类城市建设,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

突出宣传考核,市发改委(转型办)会同市政府督查室加大督查力度,组织开展专题督查,坚持定期定点宣传和重点专项宣传相结合,拓展示范区建设影响。

硕果盈枝:靓丽的“铜陵答卷”

2018年以来,铜陵市紧紧抓住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机遇,交出了一份份高质量发展的“铜陵答卷”。

这一年,铜陵市以示范区建设为引领,深入研究、认真部署、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突破。铜陵转型工作经验先后在四川自贡、江苏徐州国家级会议上推介交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成为中组部全国新型城镇化市长培训典型案例;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正式成员。人民日报、新华社、安徽日报均专版聚焦铜陵、点赞铜陵转型之路。

这一年,铜陵沿江老工业区整治取得新突破。坚持以水清岸绿产业优为目标推进城市绿色转型。对沿江1公里化工企业实施整治,25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整治完成,关停铜陵有色“二冶”等近200家企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较上年增加40天),位居全省第3;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第13位。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居全省前列。

这一年,铜陵新旧动能转换取得新突破。铜陵规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保持全省第1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7.1%,占规上工业比重为36.9%、居全省第2位。数字经济茁壮成长,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建以“城市超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与阿里云合作建设的“工业大脑”成为阿里系国内首个区域性工业大数据平台并在杭州云栖大会进行成果发布。

这一年,铜陵园区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全省率先完成开发园区优化整改,率先开展园区“多评合一”改革试点、工业项目“承诺即开工”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开发园区管理改革,全市所有开发园区实现社会事务全部移交属地政府、公共服务全部下沉园区、人事薪酬考评全部绩效管理。全市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实现两位数增长。

这一年,铜陵民生福祉提升取得新突破。全年实施38项民生工程,财政民生投入占比82.3%;改造棚户区1.2万户。城乡低保全省率先实现统筹提标;群众安全感位居全省第4位;平安法治铜陵建设保持全省先进;双拥模范城实现“八连冠”。上榜全国小康城市百强。

“铜陵经验”:可复制可推广

自获批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来,铜陵市充分发挥城市资源和品质优势,在培育壮大新动能、水清岸绿产业优、体制机制革新、民生福祉改善提升等领域全面发力,实现了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双提升,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积极探索了可复制推广的“铜陵经验”。

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路径,锻造城市转型的“硬脊梁”。聚焦新旧动能转换,实施“双招双引”首位工程,推动传统产业凤凰涅槃、新兴产业破茧成蝶;深入实施产业替代升级专项行动,“抓住铜、延伸铜”,打造以铜基新材料为核心的产业延伸极,铜基新材料产业产值占铜产业比重达50%;“不唯铜、超越铜”,培育发展半导体、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非铜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45%以上。智能化引领城市发展,与阿里、腾讯等AI巨头携手建设智能制造强市,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建以“城市超脑”为核心的新型智慧城市,与阿里云合作建设的“工业大脑”成为阿里系国内首个区域性工业大数据平台。网络化促进模式创新,致力打造数字铜陵、线上铜陵,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县域电商大会,网上零售交易额实现爆发式增长。

以水清岸绿产业优为目标,刷新城市转型的“高颜值”。坚持可持续为王,推动绿色转型,精心守护长江铜陵段“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坚定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位列安徽第3位,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国第13位;强力推进滨江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累计投入超过130亿元,搬迁居民2.2万户,昔日脏乱差的滨江岸线变为美丽的“外滩”公园,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深入实施生态修复,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湖长制,创新实施山长制,强力推进矿山裸露山体治理,开展增花添彩绿化提升行动;积极创建国家无废城市,发挥国家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双示范市效应,着力打造循环经济升级版。

以体制机制革新为抓手,激发城市转型的“源动力”。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建成市县全覆盖的“多规合一”综合服务大厅;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建设“四最”营商环境最优市,“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9.92%,居全省第二。当好开发园区改革发展“探路人”,完成开发园区优化整合,推行“承诺即开工”、“多评合一”等制度改革,开发区澎湃活力日益彰显。当好社会治理创新“守夜人”,开展准物业和智慧社区试点,探索建立社区“特别法人”制度,社区改革荣获长三角城市治理最佳案例奖。

以民生福祉改善提升为重点,厚植城市转型的“幸福感”。在全省率先完成集中成片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搬迁居民7.5万户,2018年再次完成1.2万户棚改任务。强化企业职工医疗保障,多措并举稳就业,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2.81%,连续8年低于省控目标。同时,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荣获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等10多项荣誉称号,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轮驱动”。

转型升级:新征程潮平岸阔

转型升级事关铜陵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

市发改委主任汪继宏告诉记者,今年,铜陵市坚持目标导向,以示范区建设年度目标为重点,创新工作方法,坚持以铜基新材料、半导体、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项目建设为核心,滚动推进实施100个重点项目,力推产业升级、再造城市竞争力。

根据部署,铜陵市将坚持产业集聚,持续推进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三重一创”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实施新一轮技改升级工程;聚力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深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着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

坚持科技创新,持续推进转型升级内生动力提升,争创国家创新型试点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强化创新要素支撑。坚持改革开放,持续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构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优化公共服务,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持续推进开放合作平台建设,获批皖中南B型保税物流中心。坚持园区升级,持续推进产业升级支撑平台建设,全面增强开发区产业集聚、项目实施、内生动力、园区配套能力;深化园区循环化改造;加速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强化中央投资备选项目谋划,争取中央投资支持。

坚持经验总结,持续拓展示范区建设综合影响力。坚持以转型绩效评估为导向,编制完成示范区建设年度进展情况自评报告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绩效评估报告,充分凝炼铜陵转型特色,争取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评估;突出示范领域探索,探索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形成示范建设经验;打造转型示范品牌,努力使铜陵市成为全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项目建设最有看点、最具实效的城市之一。坚持宣传考核,严格考核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坚持定期定点宣传和重点专项宣传相结合,持续借助各级各类新闻媒体开展专项宣传,定期向国家部委总结报告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

本版稿件均由本报记者朱敏采写

新闻推荐

金牌教练的 机器人教学经

本报讯(记者高颉伟)近日,25届国际家用机器人灭火比赛在美国康涅狄克州哈特福德市三一学院举行。来自全球12个国家、63个参赛...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