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未来的列车

铜陵日报 2019-05-16 06:07 大字

□杨洋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三月的江南,花红柳绿,草长莺飞,校园里拂面的春风、清脆的鸟鸣,撩起我思乡的情绪,人在书桌前,心却在外婆家屋前那片清雅脱俗的竹林中。拣了个周末,坐上风驰电掣的高铁,逆长江而上,朝四百公里开外的家乡奔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长江像一道白练,从青藏高原奔腾而下,一泻千里,自西向东划过祖国的中部,我的家乡——安徽铜陵就是镶嵌在这道白练上的一粒珍珠。铜陵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李白《秋浦歌》里“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景象便是我家乡的真实写照。这座江边城市背倚铜官山,怀抱天井湖,面朝长江水,登高俯视,整座城市小巧玲珑,风光旖旎,可谓一面牡丹三面荷,半城山色半城水。

妈妈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外婆,住在江北,爸爸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奶奶,住在江南,自从爸爸妈妈两个人相识以后,他们两个人就在江南江北之间跑得不亦乐乎。外婆住在江北的一个小山村里,她的屋前是一片青翠欲滴的竹林,在大舅还是一个中学生时,他在外婆的屋前种下了一两根竹子,在之后的一个个春天里,这一两根竹子陆陆续续冒出许多新笋,最终成为一片竹林,未经修饰却自成格局。外婆的屋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其中板栗树众多,每当秋天来临,外婆一家人就在山上打板栗,然后坐在竹林边脱栗壳,看着一个个褐色的板栗从壳中蹦出,丰收的喜悦挂满了外婆的脸庞。

外婆家是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只要你不懒惰,水塘里能钓得上来美味的鲜鱼,稻田里能长得出来喷香的稻米,黄发垂髫,自给自足,怡然自乐。但是这里交通闭塞,如果想从外婆家到奶奶家,首先要走上十几里的田间小路,这条小路就是传说中的泥巴路,下雨天行路的话,两只鞋上会沾上厚厚的黄泥巴,两只脚沉甸甸的,妈妈戏称是穿上了大皮鞋。走完这十几里的田间小路,才能走到通中巴的水泥路上,中巴车没有固定时间,只有在路边耐心等待,终于等来了中巴车之后,中巴车会在坑坑洼洼的路上颠簸三四个小时到达长江边,在直线距离上,奶奶家不远了,就在江的那一边。然而,很多人等在江边驻足了,大家又开始耐心地等待渡船的靠岸。从外婆家到奶奶家,实际上只有六七十公里,但却要走上漫长的一天。每次出征可谓是披星戴月,稍稍晚些,就要尝苦头,有一次爸爸妈妈赶到渡口误了渡船,只好在江堤上依偎着过了一夜。

一桥飞驾南北,天堑变通途。在我出生之前,铜陵长江大桥已经建成通车了,据说建桥的时候,全城百姓的热情就非常高,捐钱捐物的特别多,大桥通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热衷于去看这座桥,并在桥前留影,这座桥当时是我家乡的骄傲。桥通了,路依旧。据说我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跟着妈妈走这条路,从奶奶家坐中巴车,过长江大桥,中巴车到外婆家所在的镇,然后依旧走路,十几里土路,最早是妈妈抱着我走这条田间小路,后来就是我自己跌跌撞撞地走在这泥巴路上。

从江南到江北,一头是奶奶的牵挂,一头是外婆的企盼。走着走着,我就走出了家乡。从上海到铜陵,四百多公里的路,高铁三个多小时就跑完了,站外迎接我的是妈妈那不变的笑容和温暖的怀抱。现在去外婆家非常方便,从江南的铜陵站坐38路公交车,投币2元,就能直接通过长江大桥到达江北,最多半个小时车程。过了大桥,在桥头再花5元钱换乘去外婆家的公交车,花上一个多小时就到外婆家了。公交车平稳地行驶在宽阔平坦的省道上,窗外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热烈地开放着,一块块明艳艳地黄色构成三月最美的的乡村风景,翻飞的蜜蜂抓住这黄金时刻都在辛勤地工作。前不久,从江苏到青海的国道G347在外婆家的这段刚刚建成通车,一条条笔直的大道,让我想起在泥巴路上跌跌撞撞的那些日子。

匆匆太匆匆,眨眼的工夫,周末就这样流走了。铁轨两旁,黄的油菜和绿的稻田织成一块块色彩斑斓的锦缎,红的樱花、粉的桃花在其中怒放,列车在一幅幅田园诗话中向学校方向驶去。小桥,流水,人家……万千种韵味,在高铁的速度中,飞快地向后消失殆尽。列车就在这美好的季节里,美好的风景中,驶向祖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未来,驶向我即将开花结果建功立业的青春。

新闻推荐

打造高效率服务 赋能高质量发展 铜陵市持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工作综述

■汪伟王光国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对2018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铜陵市因预算绩效管理成效...

铜陵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铜陵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