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形成品牌惠及广大群众
本报讯(记者 刘洋)12月11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在市行政会议中心召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向省市媒体介绍铜陵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近年来,铜陵市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推进公共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短板、提效能、优服务,打造了一批品牌,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市文旅委副主任赵斌在发布会上说,2013年,铜陵市获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优秀等次;2015年,铜陵市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2016年,铜陵市率中部之先举办中国图书馆年会,同年获批文化部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推广试点;2018年,铜陵市通过示范区实地验收和集中评审,成绩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
打造了公共文化发展新高地。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起城乡“十分钟文化圈”;新建了市图书馆新馆、文化馆新馆、非遗馆、数字文化体验馆、54个全民阅读点;市、县区公共图书馆全部获评一级馆;县区文化馆全部按一级馆标准建成新馆;全市3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平均面积500平方米,45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建有文化活动中心(室)。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数字化、社会化建设的大格局基本形成,较2015年,人均公共图书藏书量增至1.1册,数字图书资源增至43T,图书馆年入馆读者增至120万人次。一线队伍壮大,市级公共文化机构专业职称人员比例达85%,36个乡镇文化站均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村(社区)文化队伍增至1392支。配套出台系列文件14个,建立健全了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公共文化数字化、基层文化队伍等四个方面的制度体系。
扩大了公共文化影响力。新建的一批文化设施极具特色,市图书馆、滨江阅读点等已成为全国知名的“网红”公共文化场所。艺术创作精品迭出,大型历史黄梅戏《御史夫人》获省戏曲孵化项目扶持,黄梅戏《高贵的好人》、电影《铜官府》获首批省级文化强省专项资金支持。
文化惠民得到进一步彰显。大力实施文化类民生工程,2018年“送戏进万村”和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分别达到479和4634场,市级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各类辅导培训讲座790场、文艺演出活动180场。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连续举办十届社区文化活动月、七届农村文化调演,组织开展“铜都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每年组织100多批次艺术骨干走进美丽乡村联系点采风等。开展了乡村公共艺术实践活动,策划举办2018年中国田原艺术季引起广泛关注。
打造出了亮点品牌,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经验。国内首创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新华书店“三合一”服务拓展方式,如今“图书馆+”理念进一步彰显。创新打造了“月读公社”活动品牌,延伸新时代全民阅读服务内涵。创新实施文化辅导员、文化管理员、文化特派员的基层“文化三员”制度,完善了基层公共文化队伍体系等。
赵斌表示,下一步,铜陵市将以满足新时代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推动文旅融合、乡村文化振兴,迈出文化改革创新新步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红进记者吴彬)12月11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从2018年12月1日起,铜陵市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再次提标。据介绍,根据《安...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