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铜川市科技特派员播撒脱贫致富新希望

铜川日报 2017-03-19 10:07 大字
  本报讯(记者 刘晓帆 韦懿)“左站长给我们培训、指导技术,解决我们在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有了技术,我们贫困户也有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希望……”养殖户口中的左建武是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站长,被选派为科技特派员以来,他奔波在养殖圈舍、农户家中,一心为农民解决生产技术中的难题。

  市委、市政府把科技***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采取科技、人才、信息、资本等要素向贫困村聚集的办法,主打科技扶贫牌,着力强化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据统计,去年以来,铜川市先后从农、林、果、水利等涉农单位共选派了208名农业科技特派员,他们奔赴各个贫困村,活跃在田间地头、果园大棚,“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为全市贫困群众播撒致富的新希望;组建了1个市级科技专家服务团、4个区县科技专家服务分团、15个科技扶贫脱贫专家工作队,与全市208个贫困村精准对接,实现了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贫困村全覆盖。

  铜川市围绕2.1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和84个贫困村脱贫退出的年度目标,进一步推动科技特派员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制定出台了《铜川市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扶贫行动实施方案》《铜川市科技***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精挑细选专业对口、素质优良、业务过硬、愿意扎根基层的科技人才,“一对一”到贫困村开展服务,当好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引领发展的“导航员、科技普及的“推广员”、乡土人才的“培养员”和科技信息的“服务员”。

  当好“宣传员”,让贫困群众做政策的明白人。为让村民深入了解相关政策,要求科技特派员充分利用培训会、村民大会等,积极宣传中省市区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目标的意见》和惠民政策。大力宣传涉农法律法规、农业补贴、农机补贴和小额贷款等,让贫困群众做政策的明白人。

  当好“导航员”,让贫困人口多渠道增加收入。铜川市畜牧养殖既有养殖大户,又有许多散养户,其中贫困户较多。针对贫困农户养殖资金短缺、技术制约瓶颈等问题,科技特派员们积极探索“科技特派员+产业联盟+贫困户”的***模式。由科技特派员提供技术支持,产业联盟提供市场保障的方式,吸收贫困户加入产业联盟脱贫致富,收效明显。

  当好“推广员”,不让技术影响贫困群众脱贫。宜君县下发了《科技特派员入村扶贫脱贫工作检查通知》,要求科技特派员通过资料查询、干部交流、接触农户、实地查看等方式了解掌握各自包扶村的村情村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制约主导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制定了科技扶贫脱贫帮扶工作计划、贫困户脱贫目标规划,建立了技术帮扶工作台账。

  当好“培养员”,让贫困家庭有个科技明白人。印台区紧抓全省“千人千社”行动示范区机遇,鼓励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技术顾问和首席农艺师,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选聘了30名首席农艺师,指导首席农艺师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服务协议书。组建了50人的印台区科技专家服务团,形成“市区专家平台(首席农艺师)+技术人员+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科技特派员***脱贫工作技术服务体系。

  当好“服务员”,让贫困群众有技术更有底气。科技特派员们经常深入村民家中,给帮扶村民制订联系卡,全天候接受村民咨询,并成立科技特派员微信群,远程指导村民在果树栽培、牲畜养殖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利用各种集会给村民提供优良的种子及高效的管理技术,全方位指导村民科学务农,达到科技扶贫脱贫的目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精神,更好发挥科技特派员在推进***和科技服务“三农”方面的作用,铜川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科技特派员结合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创新方法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在引导科技、信息、人才、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基层、农业一线集聚,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他们各尽其责、各展所长,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成为了全市脱贫攻坚的有力科技支撑。

新闻推荐

服务果农的“全天候专家”

——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青山本报记者董唯韦  “我是一名果树科技工作者,让果农管好果园,产出好果子,卖上好价钱就是我的职责。”市园艺站高级农艺师和青山的话简短直白,却道出了...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