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服务果农的“全天候专家”

铜川日报 2017-03-15 10:15 大字

——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青山

本报记者 董唯韦

  “我是一名果树科技工作者,让果农管好果园,产出好果子,卖上好价钱就是我的职责。”市园艺站高级农艺师和青山的话简短直白,却道出了一名果业专家的心声。

  1989年,和青山从陕西省仪祉农校果树专业毕业后,就一直奋战在铜川市果业生产一线。从事果树生产技术的研究、引进、示范、推广和培训工作,不断学习和研究果树生产先进技术,并将国内外先进技术吸收转化,应用于铜川市生产实际,受到广大果农的欢迎和同行专家的肯定。他先后多次受到省市果业系统、农业系统的表彰,负责的果业项目多次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励。2015年,和青山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

  果业专家的工作大多都是在果园里完成的,生产技术的研究、应用、推广,哪一样离得开果园?常年在果园里工作,和青山这个果业专家和果农打成了一片,大家亲切地称呼他“服务果农的全天候专家”。

  为促进果园管理水平大提升,和青山从基层果园入手,二十几年来辛勤耕耘在果园。他先后包抓了印台区广阳镇、红土镇和宜君县西村乡等乡镇,每个乡镇一抓就是两三年,使肖家堡乡800亩挂果园苹果总产两年上了两个台阶,由28.5万斤猛增到85万斤,两年累计增产93万斤,成为当时全市果业最大的亮点;在广阳镇建成467亩示范园和3300亩优质综合丰产园,全镇总产年增长50万斤,各项管理水平达到全市一流;所抓的宜君县西村乡2000亩新栽幼园全部达到三年见果,五年进入丰产期,开创了铜川市苹果幼树早丰产的先河。

  作为一名果业专家,和青山对新区陈坪大樱桃的贡献功不可没。他对新区陈坪村1000亩大樱桃示范基地长期进行技术指导,使该示范基地达到了五年见效,六年亩收入都在两万元以上,为铜川市果业树立了一面旗帜,陈坪村也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服务之余,和青山也积极投身各项果业科研项目中。其中《大樱桃早果丰产栽培技术引进与推广》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三等奖、《渭北苹果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项目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大樱桃以果蝇为主的病虫生态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桃园食心虫类害虫的生态防控技术》论文获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俗话说:“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和青山在先进技术示范上,重示范,抓指导。2012年—2015年,他在下乡期间抓建了2个万亩现代果业示范区和20个千亩标准化示范园,两年间使示范区和示范园果园面貌有了极大改观,果园效益大幅度提高,示范区亩收入6000元以上,示范园亩收入上万元,成为全市苹果示范园的典型代表。

  为了能让果农系统地掌握生产技术,和青山把抓建示范园和果农培训紧密结合起来,走村串户,采用举办培训班、个别走访、现场示范、组织果农外出参观、观看录像等多种方式传播新技术。他的培训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使果农听得懂,学得会,极受大家欢迎。近三年来,他先后为各级各类培训讲课80余场次,培训技术人员、学生、果农万余人。

  如今,果业已成为铜川市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和青山这样为农民服务的“全天候专家”越来越受果农欢迎。面对荣誉和肯定,他说,今后他将更加努力工作,勤奋钻研,勇于担当,为“果业强、果乡美、果农富”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新闻推荐

全省2月空气质量状况发布 13个市(区)空气质量商洛最佳

本报讯(记者康传义通讯员赵娜杨琳)3月13日,省环保厅发布了2017年2月全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和县城空气质量状况。2月,全省13个市(区)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48.9%,同比下降9.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93微克/立...

宜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宜君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