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药王故里药飘香 健康铜川谱新章

铜川日报 2017-03-18 10:06 大字
????“大医精诚”成为全市医务工作者的最高精神追求

????孙思邈中医堂建设实现市级全覆盖

????孙思邈纪念馆内的万卷堂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子在药王山进行“大医精诚”宣誓

????长势喜人的丹参种植基地

????陕西兴德盛药业有限公司质检人员进行中药材质量分析

????全市基层中医药骨干进行中医药适宜技术实训操作

????中药足浴保健

????孙思邈纪念馆

  铜川市是我国隋唐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养生学家、思想家孙思邈的故里。孙思邈被誉为“药王”,其隐居行医之地被尊称为“药王山”,其著作《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影响巨大,两部巨著60卷,药方论6500首,是对唐代以前医药学成就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大量的药方至今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近年来,铜川市以发掘药王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中医药保健产业为突破口,确立了建设“转型铜川、美丽铜川、健康铜川、富裕铜川”的奋斗目标,以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先导,以完善政策体系为引领,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为基础,以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为动力,以发展中医药产业为载体,中医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学中医、信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公平可及的中医药服务在铜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中医药文化积淀深厚

  一年一度的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成为铜川百姓膜拜孙思邈、信奉中医药的传统文化节日,每逢农历二月二,铜川及相邻市县数以万计的群众汇聚药王山,祈望百病脱身,健康长寿,中医药养生观念深入人心。编印了《孙思邈论医德和养生》《中医养生保健手册》《四季养生》《饮食与健康》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书籍;在铜川电视台推出了《药王养生堂》《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等中医药电视专题系列栏目,邀请铜川市名中医讲解中医药健康养生知识,举办了“健康中国行”陕西站走进药王山主题宣传活动,邀请郭诚杰、张学文等国医大师和孙思邈后人李忠全现场传授孙思邈长寿养生之道,在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栏目播放了《孙思邈长寿之秘》《药王山和孙思邈》等专题片;编撰了元朝大德年间《孙思邈伤寒论》,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广泛深入;建成了孙思邈养生药膳坊、孙思邈国医馆、中医药药用植物标本等中医药文化展馆,建成了规模宏大、高科技展陈方式的孙思邈纪念馆,主要展览孙思邈的生平事迹、医药著作、学术贡献以及中医药文化发展历程等,将宣传教育、互动体验等功能相结合,多角度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药王山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中医药发展政策超前

  铜川市委、市政府从“十一五”起,就把中医药文化事业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2011年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决定》《铜川市中医药产业发展奖励办法》,制定了“十二五”、“十三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铜川市政府成立了中医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市财政每年拿出50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中医药产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组织机构建设,2012年成立了市中医药发展局和铜川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随后各区县相继成立了中医药发展局,铜川中医药组织机构建设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活动,着力构建以市县两级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科为龙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纽带、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网底、社会办医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开展科研创新,陕西方舟制药研发中心获得3项发明专利,6个自主研发的中药产品投放市场,陕西起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掌握了白芨、半夏、珠子参、重楼等4种濒危稀缺中药材人工繁育技术,宜君县哭泉核桃产业示范园开展了果树及林间中药材种植科研实验,铜川孙思邈中医药研究院开展了《党参黄芩保健饮料开发》《不同体质人群颈肩部理疗方法和规范研究》等6项科研项目,其中《党参黄芩保健饮料开发》获得国家专利,铜川中医药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加强中医医疗机构示范项目建设,铜川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传承中医药文化、大气简约时尚”的建设理念,投资4.69亿元建设市中医医院新区项目,建筑规模4.8万平方米,设置病床500张,建成了门诊楼、住院楼、医技楼及配套用房,全面完成了内外装饰,医疗、办公设备安装到位,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一流中医医院。

  全面实施“孙思邈中医堂”品牌工程,从2014年起,铜川市按照统一标准、统一风格、统一色调、统一标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标准,按照市级中医医院中医堂80万元、区县中医医院中医堂50万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堂15万元的补助标准,累计投入1700万元,建成孙思邈中医堂66家。孙思邈中医堂使传统的中医针灸、药蒸、推拿、按摩、理疗等特色诊疗服务得到应用,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成为陕西省中医药工作的一张名片,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省卫计委、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初步形成了“机构示范带动、社区服务扩面、居家保障兜底、社会力量补充”的铜川医养结合模式,铜川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加强中医药健康大数据建设,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卫生计生信息网络,依托居民健康卡实现了健康数据共享、健康档案生成、诊疗服务、医保报销、金融支付等功能,依托“互联网+”提供远程诊疗、妇幼保健、计划免疫、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捷实惠。

  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2015年至今,铜川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中医药骨干培训6期309人次,使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骨干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参加了培训学习。邀请陕西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举办了中医药适宜技术及村级中医药文化宣传员培训6期1500人次。邀请西安市中医医院专家教授,举办了“西学中”培训2期200人次。开展了铜川市首届名中医评选活动,评选出9位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群众公认的铜川首届名中医,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十八大代表杨瑞辉和陕西十大健康卫士、感动陕西人物李文强,中医药基础人才、骨干人才、领军人才梯队形成。

  中医药对外交流活跃

  保护传承药王孙思邈中医药文化遗产,铜川市举办了三届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中国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影响暨药王孙思邈医德医术研讨会、首届“药王杯”书画大赛、“孙思邈医学奖”评选等宣传推介活动。举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孙思邈中医药合作与发展研讨会,2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著名中医药专家学者以及客商等300余人参加。承办了中医国际传播暨“一带一路”国家中医合作研讨会,俄罗斯、土库曼斯坦、美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80余名中医药专家学者参加。

  铜川市与英国谢菲尔德市开展了中医药数字医疗交流合作活动,双方在中医药文化交流、医护人员培训、家庭医生信息化服务、医养结合等方面达成了合作共识。2017年1月份,谢菲尔德市市长将率团来铜川市签订医疗健康大数据和中医药文化交流合作协议。积极开展人才对外交流活动,每年选派1-2名中医药骨干赴德国学习交流,选派中青年中医药骨干到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常州市中医医院等单位拜名师、学技能。

  加强铜川市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战略合作,双方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暨孙思邈医院正式落户铜川,将依托铜川市中医医院良好的硬件设施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教学、科研资源,把铜川市中医医院建成集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康复、养生、保健于一体的高层次中医人才培养、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临床教学基地,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群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产业初具规模

  铜川中医药种植历史悠久,中草药资源丰富,全市已知中草药品种683种,载入《中国药典》198种,其中质地优良、产量较大的有30多种,铜川市道地药材宜党被收入《本草纲目》,耀州黄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目前,铜川市中药材种植面积7.8万亩,建成了2个产业示范园、7个重点区域、10个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16个、企业7个、专业合作社11个。

  大力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鼓励陕西方舟、陕西颐生堂药业、陕西丰禾制药等本土医药企业开发中医药产品,“复方斑蝥胶囊”“养阴降糖片”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产值将达到8亿元。积极引进市外知名医药企业来铜川市投资发展,陕西兴盛德药业已成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中药饮片GMP企业,年加工中药材1万吨,销售额5亿元,陕西百年寿药业有限公司年产中药饮片800吨。积极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合作项目,在铜川市建设中医药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基地、中医药健康服务示范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肾病康复医院,中医药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的势头良好。

  中医药文化事业大有可为

  近年来,铜川在坚持中医药文化事业率先发展、创先发展、驱动发展战略决策的引领下,集中力量开展“四城联创”活动,2012年建成省级园林城市,2013年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市,2015年建成国家卫生城市,2016年被命名为中国循环经济十佳绿色发展城市,在省信息中心公布的2014年度全省幸福城市、宜居城市排名中,铜川分别位列全省第二、第三。铜川这座昔日卫星上看不到的“煤城”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为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铜川将继续发挥孙思邈“药王品牌”效应,以发展健康服务业为主导产业,增强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实施“中医药人才优先培育工程、中药材种植升级工程、中医药加工与流通提升工程、中医药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中医药产业链延伸工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程、中医药养生保健工程、中医药健康旅游工程、中医药公共关系工程”等十大工程,建设“新区健康产业园项目、中医药健康服务项目、孙思邈中医药产业园项目、丰禾制药GMP制剂生产线项目、兴盛德二期建设项目、药王山景区开发建设项目、新区大唐养生园建设项目、孙思邈学院项目、三基地一医院项目、坡头中医药产业园项目”等十大项目,努力将铜川建成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养生旅游服务示范区,以及西部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和全国中医药文化传承交流中心。

  转型路上的铜川,用药王的仁厚汇聚人才、汇聚财富、汇聚天下商机。一代药王故里、千年养生福地的铜川正以蓬勃的朝气向建设健康铜川大步前进。

新闻推荐

服务果农的“全天候专家”

——记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和青山本报记者董唯韦  “我是一名果树科技工作者,让果农管好果园,产出好果子,卖上好价钱就是我的职责。”市园艺站高级农艺师和青山的话简短直白,却道出了...

宜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君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