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群众喝上“放心水” 光明水库管理处扎实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泰安日报 2016-10-19 00:00 大字

 

本报10月18日讯(通讯员 张淑军 徐杰)近年来,新泰市光明水库管理处多措并举,狠抓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改善和提升了水源水质,确保辖区群众喝上了“放心水”。

强化宣传发动。该处多措并举,加大对库区干部群众水法规的宣传力度:设立水库水质保护宣传牌、告示牌,明确水库水质保护范围和要求;向社会公布了举报电话,制定有奖举报实施方案,以便对破坏水质行为及时发现和查处;组织工作人员进村入户,通过发放宣传单、事例讲解等,宣传保护饮用水源的重要性,提醒群众不要人为地向水库投物排污、钓鱼等。

狠抓综合治理。一是对上游养殖场排泄物加强治理。针对上游群众因搞养殖造成排泄物涌入库中的实际,配合市环保局、刘杜镇、岳家庄乡联合执法,对养殖户下达《环境现场监察意见》87份;责令养殖户停止废水外排,补办环评手续,建设相配套的污染防治设施,未经环评审批同意不得再次养殖;对12个养鸭户进行了立案处罚,拘留2人。二是对群众生活垃圾加强治理。安全保卫科人员每天定期巡查,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各类私搭乱建等违法行为进行排查;对随意在饮用水源保护区随意丢弃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对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放牧养殖等违规行为进行制止;组织工作人员定期清漂,从水里打捞垃圾等漂浮物等。

加大科技投入。每年投资上百万元,购买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的鲢鱼,配合净化水质;投资62万元,新建视频监控系统一套,对水库重要取水口等环境情况实行24小时监控。投资安装隔离网5000多米,仓库购置存储活性碳1000公斤,吸油毡400公斤,吸油绳600米,基本保证了治污应急物资供应。加强水质监测,按照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常规检测项目,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测,以科学手段保护水质。

新闻推荐

“千童万愿”公益行筑梦成长

本报10月27日讯(通讯员崔庆伟)“我想买一件新衣服,我希望有一个新书包,我想要一部点读机……”近日,在新泰市“千童万愿”失依儿童公益行的活动现场,5名失去双亲的贫困儿童,用稚嫩的小手写下自己的微心...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