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精准帮扶让甘露村变了样

大众日报 2015-12-11 21:29 大字

□本报记者姜言明刘培俊

本报通讯员王静陈飞

“大海不孬,可不是咱的。甘露水库不大,却胜似活宝。”一句话道出了新泰市楼德镇甘露村村民对水库的喜爱程度。一个最大蓄水20万方的塘坝让甘露村这个曾经“靠天吃饭、吃水”的特困村出现了转机,让甘露村变为“甜水村”。

“精准识别,因地施策,缺啥补啥。”甘露村“第一书记”程伟广考虑的是,扶贫不能盲目上项目,而是要***,对症下药祛“病根”。扶贫项目不仅要有“输血”功能,更要具备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造血输氧”功能。

扶贫不盲目上项目

“路修好了,再也不怕雨雪天了”、“村里有了文体广场,咱也能跟城里人一样跳跳舞了”……12月5日,在新泰市楼德镇甘露村,“第一书记”程伟广在村里转转,便受到不少村民热情招呼。而最让村民津津乐道的是修建塘坝。“程书记给俺修的这座水坝,捅破了多年来困扰村里发展的窗户纸,水坝不仅让全村田地解了渴,也给村里引来了致富活水。”甘露村党支部书记翟希桐告诉记者。

站在水坝边,微风拂面,水面波光粼粼,初冬几场雨雪让坝里水量充盈。程伟广自曝修筑塘坝经历一波三折。

2014年2月,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干部程伟广到新泰市楼德镇甘露村任“第一书记”,程伟广是悬着心的。面对丘陵多、耕地少的贫穷落后村,能否挑起“第一书记”这副担子,他心里没谱。

短短数月,修路铺桥让甘露村变了模样,可是,这些远远不能让程伟广满足。他常扪心自问,作为“第一书记”,该留下一个怎样的党员书记形象?要给驻村带来什么才能不让群众失望?有人劝他多上一些看得见的政绩项目,程伟广听了心里不舒服。

“不考虑实际和群众意愿,盲目上扶贫项目,造成扶贫资金的浪费,还给当地留下了包袱和欠账,这种事我不做。”程伟广说,扶贫要精准到位,不能盲目乱来,这样才能对得起“第一书记”的重任。

“给甘露村修一座塘坝吧。”2014年4月初,程伟广与翟希桐走在村东河滩上,翟希桐道出了甘露村祖祖辈辈的难处,“为什么叫甘露村,就是因为水少。靠天吃水盼下雨,可雨水来得快跑得也快,没有塘坝存不住水。”

在甘露村东部原有一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筑的水坝,几经水毁,早已失去灌溉功能。“如果能把水坝翻修,把夏天的雨水留住,解决周围几百亩浇地应该不成问题。”程伟广想,扶贫项目应该既要“输血”又要“造血”。

***的前提是识贫

修筑塘坝得到大家伙一致同意。但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夏季有充足的水源吗?”“如果坝建成了,出现大面积渗漏、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交代?”“村里没有集体收入,筑坝的钱从哪里来?”

“干还是不干?应该怎么干?”程伟广独自在荒滩上徘徊,激烈的思想斗争搅得他心神不定。远处一水洼中,柴油机水泵的轰鸣声惊醒了他,乡亲们为了浇上地,每年抽水要花多少钱呀。往年村民争水浇地,纠纷不断,搅得村子不安宁。

***,精准识别是前提。程伟广和村支书一起,逆着河道一路察看。“夏天下大雨后,上游小岚水库放水时,水流很急、很大。”附近村民说。

塘坝建成后,底部是否会大面积渗漏水?多方打听中,楼德镇原副镇长房元武告诉他,多年前镇政府曾进行过地质勘探和项目规划,表明穿村河道下部属于下奥陶纪白云岩,当地俗称臭石,岩脉连续无断带,不渗水不漏水,很适合建设拦水塘坝。

项目确定后,村委会邀请当地水利部门进行勘查,聘请水利专家作出了规划设计,预计投资40万元。程伟广立即向泰安市“强村固基”办公室递交了资金补助书面申请报告。不久,资金补助就批下来了。

去年秋收冬种后,塘坝终于开工建设。挖土、清淤,高低不平的滩地逐渐变成了库区模样,全部蓄水完成后,最大蓄水20万方。坝堤经过加宽,可容车辆通行。堤下开泄洪口,可调节水量水位。

水坝建成,村民欢心鼓舞,不少村民会在一早一晚围着塘坝转一圈。今年4月初,挖掘机在坝区清淤中,一股清水突然从地下冒出来,迅速浸湿了干涩的土层。“泉眼,快看。”看着汨汨的泉水,村民们乐开了花。后来,又连续发现了五处泉眼,坝底不久就出现了水坑。5月底,一场中雨过后,塘坝已经形成大水面了。

得益于塘坝蓄水,甘露村1500亩土地浇上了水,今年粮食亩产翻了一番。有了水,甘露村的种植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没水,老百姓从来不敢种小麦,现在,这个顾虑完全打消了。”程伟广说,目前该村正拉电、修水渠,完善水利设施,等天气转暖,千亩小麦便可灌溉了。

精准帮扶引来致富活水

修建塘坝,由最初的“担心”,到蓄水的“开心”,再到冒出泉水的“惊喜”,程伟广的心历路程经历了多重变化。令他没想到的是,后面的开心事一件接着一件,越来越多。

有水就可以养鱼。甘露村民购买了鱼苗,放养在塘坝中。今年中秋节前夕,仅仅在下游漫水桥附近水洼中村民就捕到了500公斤鲫鱼,成为该村的一大新闻。

塘坝大面积蓄水,不仅把周边荒滩地全部淹没,而且迅速抬升了村庄的地下水位,原来干枯的老井开始突突地冒水。清理塘坝淤泥588车,将村中的大坑填满,该村计划修建为文化广场。

村委会经过积极争取,楼德镇政府决定投资10万元,对塘坝附近两座乾隆时期修筑的古庙和两口古井进行修复,打造“一条文化古街,一条生态古河,一个千亩采摘园,一道文化古墙”。水坝东边,沟渠纵横,奇石遍布,分布着蒜臼子湾、金蛤蟆等景点,围绕这片石林,村委规划打造一处石林景观,在周围形成一片湿地。

作为第一书记派出单位,泰安市交通运输局在去年投资44万元建设8米宽村中心道路的基础上,再次帮扶40万元,为甘露村再铺一条1.3公里的水泥路,连接塘坝和村中心文化广场。

甘露村悄然发生的这些变化,程伟广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水坝蓄水成功,让村委班子空前团结。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在他们脑海里悄然发生着改变,依托水坝,村里的发展中心整体东移。围绕水坝四周将是一处繁花似锦、果木飘香,集景点、观光、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景象。

“因地施策,缺啥补啥。甘露村第一书记所做的***告诉我们,精准识别是前提,精准帮扶是抓手,精准管理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新泰市楼德镇党委书记苏永涛告诉记者。

新闻推荐

一事一议给百姓添实惠

□本报记者姜言明曹儒峰本报通讯员杨全新◆2013年以来,泰安市财政局始终把妥善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财力向农村倾斜、向基层转...

新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泰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