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向畜牧强市跨越
本报11月20日讯(通讯员崔仲恺徐传涛)今年以来,新泰市畜牧兽医局提出了“1224”的工作思路:即围绕产总量持续增长“一个中心”,把招商引资及重点项目建设、奶牛存栏“两大重点”做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实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饲料产业提升“两大突破”,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动物卫生监督、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兽药发展与监管“四个保障”,为推动全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凝聚力量。前三季度,该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4.0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3%。
加强指导服务 培养壮大龙头企业
10月18日,一期投资6.5亿元的益客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规划建设10余个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项目,形成8条循环协同生态产业链,二期规划建设羽绒制品、纸箱生产等项目,着力打造我国北方最大的羽绒加工产业基地和区域食品深加工基地。项目建成后,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利税1.2亿元。
新泰把壮大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作为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加强对现有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和帮助龙头企业抢抓机遇,开发和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壮大企业规模。目前全市拥有益客、正邦、六和、万兴、和康源、金泉、大宝等畜牧龙头企业56家,其中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7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泰安市级龙头企业8家,带动全市畜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初步形成了孵化、养殖、宰杀、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体系。全市饲料生产企业达到14家、年生产能力达到200万吨,肉类屠宰企业达到6家、日屠宰能力达到80万只,直接在各类畜牧龙头企业工作的人员达到1.2万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起养殖户3万余户,户均收入2万元以上。
实施项目带动 建设畜牧养殖基地
山东鑫基公司祖代标准化养殖场饲养原种母猪360头、种公猪68头,年繁殖父母代母猪3000头、种公猪1000头、商品肉猪1500头,带动养殖户1000余户,成为泰安市首家省一级种猪场。
随着中央、省及泰安市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新泰抢抓机遇,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突出政策项目与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做好对上争取的同时,扎实落实《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以强制免疫为重点,抓好饲养、流通、屠宰等环节的防疫监督,有效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无重大疫病发生。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规模养殖场2050个。其中规模养猪场519个、蛋禽场377个、肉鸡场504个、肉鸭场505个、奶牛场15个、肉牛场42个、养羊场38个、养兔场47个。
规范合作组织 搞活畜产品大流通
新泰市宏成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1月18日,合作社从成立之初的四五十户成员发展到目前拥有养殖户400余户,肉鸭存栏量120万只,肉鸡存栏量20万只,月销售饲料7000余吨,2012年销售额4.2个亿。
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为农户提供养殖技术、市场信息、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等多种服务,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建立起合作社与养殖农户、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较好地避免了养殖户的损失,从源头上解决养殖户的后顾之忧。
近年来,新泰市通过健全信息网络、加强市场建设、搞好产销对接等手段,进一步强化畜牧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大力发展由基层畜牧部门、养殖专业户和营销大户牵头、农民自愿参加的畜牧养殖合作组织和中介组织。加大对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规范提升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其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作用,积极参与畜产品大流通。目前,全市畜牧专业合作社发展到338个,全市畜牧合作经济组织从业人员5万余人,经济合作组织内的年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了3万元。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21日讯(赵恩来朱政)今年以来,新泰市财政局加大对财政投资工程项目的评审力度,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控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和合同签订等项目规划初期入手,优化评审方法,强化评审...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