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磁窑镇畅通“血管”引清泉—— 水利项目贯通11个村“生命线”
□通讯员 李辉 耿丽梅
“以后我们村浇地就指望它了!”6月16日,笔者走进宁阳县磁窑镇安子沟村,在其村南的水库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运输车穿梭作业,几十名工人正在垒砌土石,村支书宿端民高兴地说,正在水库旁建设的泵站,可更好地解决引水下山的难题。
安子沟村水库位于村南凤凰山脚下,属顶头水库。“水库的下方就是200多户居民宅,这些年我们在对水库进行除险加固的同时,也一直在考虑如何利用地势差将水引入田地。”宿端民介绍,由于该村地处山区丘陵,平均地势落差有10多米,长期以来,村里都是利用土垄沟将水库存水引入农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而在石鼓村,浇地难的情况更为突出,全村有机井一眼,出水量也是少的可怜,“一小时出水也就15方,浇一亩地得七八个小时。”村支书董景芳无奈地说,也就这口机井附近的百十亩地属于水浇地,全村剩余的600多亩田地却是要靠天吃饭。
为有效解决百姓浇地难问题,今年磁窑镇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将石鼓片区(即南部山区的11个村庄)纳入“宁阳县2016年农田水利项目县建设项目”实施范围。“这个项目出发点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搜集存储、高效利用地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实现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董广军说。
石鼓片区工程投资上千万元,主要建设维修塘坝、拦河坝,兴建蓄水池、泵站,铺设暗管等设施。自6月初开工以来,磁窑镇全力配合施工单位,多次召开协调推进会,积极破解各类工作难题。同时,采取酬劳折资的方式,动员村民广泛参与工程建设。“现在已经进入汛期,我们要拼抢时间,优先、尽快完成蓄水储水设施的建设。”施工方负责人张庆雷介绍,现在平均每处工地都有六七台次的机械及四五十人的队伍在紧张作业。
同时,考虑到石鼓片区作为贫水区,若遇大旱,塘坝、拦河坝等也有可能面临无蓄水的情况,项目部在项目区附近的贤士湖规划建设了提水泵站,并铺设4公里的管道,将水引入建于项目区中心地势高处的2座蓄水池,“这样就可基本解决旱季项目区无水可用的困境,还可实现雨季2处水源地的相互补充。”张庆雷说。
不仅如此,施工方还将项目区内各村居的现有水井、水库等,利用暗管进行了串联,形成一个“网络”,只要百姓有浇灌需求,随时可从就近水源点引水。整个工程预计今年10月份完工,届时可实现对8000多亩农田作物的管道输水灌溉或微灌。
“原先用土垄沟浇地,30%的水都浪费在路上,以后用暗管直接到地头,减少了跑水、漏水等现象,省水又省劲,心里高兴,过来干义务工也带劲!”正在帮忙开挖管道的安子沟村民宿正营说。
而采用了微灌技术的南王家庄村果农大户黄承民,对工程建设更是充满了迫切期待。项目部结合实际,在他承包的500亩果园设计实施了微灌自动化控制工程,输水管直达树根,实现了水肥一体,精准浇灌,省水可达80%,“关键是可以利用手机APP实现远程控制,啥时浇地啥时停,我随时随地可通过手机掌控,几百亩的果园,我一个人就能顾得过来了。”
新闻推荐
“内联外引”育产业 激活“脱贫内动力” 宁阳:把贫困群众导入产业增收链条
本报7月7日讯(通讯员 李辉)盛夏时节,走进宁阳县磁窑镇刘家洼村生态茶园,缕缕茶香扑鼻而来,正在茶园清理杂草的贫困户杨伯武高兴地告诉笔者,“在家门口的茶园干活,一天收入四五十块,还不...
宁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