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再提高 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80元和每人每年5160元

泰安日报 2019-11-14 15:08 大字

本报11月13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巢晶)今天,《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的通知》发布,2019年10月1日起,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再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80元和每人每年5160元,切实推进全市民生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通知指出,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各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徂汶景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统一提高到每人每月580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要达到月标准的65%以上;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各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徂汶景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5160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补助水平要达到月标准的60%以上。

同时,提高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各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徂汶景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继续执行上年度标准。照料护理标准参照2019年农村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执行;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840元。根据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和服务需求,农村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标准分为三档:一档为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照料护理标准为每人每月560元;二档为部分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照料护理标准为每人每月280元;三档为具备生活自理能力的,照料护理标准继续执行上年度标准。

通知要求,各县(市、区)、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徂汶景区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发放;要重点加强对农村特困人员供养经费的管理,统筹做好辖区内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根据农村特困人员自理能力评估结果,确定特困人员应当享受的照料护理标准档次,建立特困人员管理台账。对集中供养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经费全部拨付敬老院统一使用;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经费由县级民政部门或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统筹使用或负责委托向社会购买护理服务。能准确表达意愿的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可自行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护理人员,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服务的个人或机构签订多方协议。每年10月底前,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情况,经服务质量评价后向提供照料护理服务的个人或机构支付适当的护理费用。

新闻推荐

邮储银行泰安市分行推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

本报11月13日讯(通讯员杨虎)近日,为净化金融环境,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邮储银行泰安市分行积极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开展,主...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