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要命”的保健品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人?

泰安日报 2017-04-06 10:17 大字
 

□记者 韩波

“老人每天一早就去听讲座,然后买回家很多药酒和‘保健品\’,怎么劝说都止不住……”生活中,不少家庭都遇到此类尴尬。近年来,部分不法生产经营者利用会议、讲座、免费体检等形式,非法宣传、销售保健食品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造成老人被骗光积蓄后自杀的惨剧,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反映强烈。

保健品营销为何屡屡盯住老人群体?老人群体容易中招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特点?儿女应该如何帮助年老的长辈远离这种消费陷阱?记者进行了调查。

“专家”设下温情陷阱,骗取老人钱财

家住泰安花园小区的李阿姨最近非常懊恼,因为她最近上当受骗了。李阿姨多年来深受关节疼痛等病症困扰,也曾去正规医院治疗,但难以根治。去年下半年,她被一位老姐妹拉着一起去“听讲座”,有“专家”推销一种蜂胶,“对关节炎有神奇疗效”,而且还有免费的鸡蛋、大米领。

刚开始的时候,活动组织者确实免费送鸡蛋、大米,组织老人们唱歌、下棋、开会,把老人们聚拢在一起。后来就开始推销蜂胶,并说一定要按疗程服用才有效果。几堂课听下来,经不住“专家”劝说的李阿姨就买了2000多元的蜂胶。

结果蜂胶刚带回家,就被细心的儿媳发现了破绽,“这种蜂胶包装盒上只写了名称,没有具体成分配方、生产日期、产地等信息,一看就是三无产品。”第二天,李阿姨想去退货时,却发现以前上课的地点早已人去楼空。李阿姨的儿子气愤地说:“那伙人设下温情陷阱,以免费赠送生活用品为幌子,向广大老年人推销产品,套取老人钱财,实在太缺德了!”

记者调查中发现,在很多保健品营销活动中,都会对老年人进行洗脑,利用“院士、导师、教授、医生”、“给领导人看过病的名医”等头衔的名人举办讲座,以会议营销方式夸大虚假宣传保健治疗作用。

保健品不能预防或治疗疾病,滥用有危险

2015年起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保健食品》中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保健品最终的划分范围仍然是食品。从该标准可以了解到,保健品的生产要求与食品行业标准一致,不同的是,保健食品需要通过卫生部的审查认证,或者资格证书。

专家表示,保健食品不得宣称预防或治疗疾病,但现在仍有不少保健食品厂家打着治疗疾病的旗号进行宣传,给不少消费者尤其是老年消费者带来误导。

专家提醒,有些保健品从包装上看非常像药品,而推销者往往也有意无意地把保健品当成药品推销。但大家一定要记住:“像药的东西未必是药!”正规的药品都是有批准文号的,国家药监局网站查不到批准文号的都不是药品。一些保健品违法添加药品,让患者误以为是保健品自身的所谓效果,而这种行为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风险。

保健品营销投诉纠纷频发,已成为社会热点

山东省消协发布的2016年山东省老年人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六成以上的老年人选择服用保健品进行身体保健,期望以此达到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治疗慢性疾病等效果。26.5%的老年人反映保健品支出占总支出的三成以上。

与此同时,以老年人为销售对象的保健食品营销,引发较多投诉纠纷,已成为社会热点。山东省消协公布的2016年投诉情况显示,山东省保健食品虚假宣传的投诉多发。在山东省工商局去年9月底公布新广告法施行一年来这个省查处的十大虚假违法广告典型案例中,保健食品领域上榜,保健食品广告出现了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等内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表示,即将公布《食品安全欺诈行为查处办法》,把以网络、电话、电视、广播、讲座、会议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的行为列为食品宣传欺诈,在对生产经营企业处罚的同时,将对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泰安 多部门联手打击保健品非法会销

近日,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市公安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物价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市打击保健食品非法会销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专项行动从3月20日开始,一直持续到8月30日。

本次专项行动通过市场巡查与突击检查、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等方式,重点检查在宾馆、酒店、社区、餐饮单位利用会议、讲座、产品推介会及免费体验、免费体检等方式吸引消费者开展保健食品宣传销售。

检查内容包括会议营销组织者是否存在无证无照经营、超范围或在许可地点和场所以外从事保健食品经营活动等违法行为;是否经营假冒文号、标志以及未经批准而声称特定保健功能的产品;是否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等制度,所经营产品的来源及质量合格证明材料等;所经营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场宣传、传单、海报、视频是否出现变更或篡改广告内容;是否有利用国家机关、医疗单位、学术机构、行业组织、专家、医务人员、消费者的名义或形象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等行为。

据悉,本次专项行动为期五个月,分为摸底排查、集中打击、总结提升三个阶段,旨在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经营秩序,净化市场,维护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合法权益。

专家 子女关爱胜良药 老人更需“精神保健品”

针对老年人频频陷入保健品骗局的现状。精神心理领域专家表示,相对于物质方面的赡养,老年人更加急需“精神保健品”。

为何老年人频频陷入保健品骗局?专家表示,首先从认知能力来说,老人接受信息时,往往缺乏批判精神,特别是对于来自“权威”专家的声音更是深信不疑。一旦认知形成,就难以习得新的认知,难以信任和听取不同声音。其次,老年人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弱,特别是突然获取大量新信息的时候,往往选择盲从。

老年人的面子观念比较重。研究发现老年人自尊心比较强,渴望获得认可与赞许,所以有一些老人因为从众心理,觉得大家都买了,自己不买就落伍了。

身体原因。大部分老人在身体机能下降、活力减退的同时,特别是如果身边老友的离开,恐惧、孤独感会很严重。利用老人对于死亡的恐惧,一些保健营销中,所谓的专家免费义诊时编造或夸大老人病情,宣传保健品的治病效果,利用老人的恐慌达到销售目的。

“特殊服务”满足老人的一些心理需求。老年人渴望被关怀、惧怕孤独,但很多老人的子女不在身边,一些营销人员利用老人心理上的空缺施展“亲情攻势”,通过精神慰藉等手段引诱老人购买产品。另外,小恩小惠(送小礼物、打折、免费旅游)也容易拉拢老年人。

因此,要想让老年人远离保健品骗局,除了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外,老人的子女也应反思。尤其是空巢老人,儿女常年在外,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如果子女们平时能多打几个电话、常回家看看,就有可能发现并阻止老人误陷保健品骗局了。

□石帆/制图

新闻推荐

泰安市城中村(居)改造开发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让公告 泰土(城改)告字[2017]-T-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以及泰安市城中村(居)改造的有关规定,经泰安市人民政府批准,泰安市国土资源局和泰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决定以网上交易方式公...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