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尖舞台”上跳舞的人——— 记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李钟实
□本报记者 郭延冉 通讯员 常永亮 徐雯雯
1988,他而立之年开始从事眼科专业,2002年“双破格”晋升为市人民医院最年轻的主任医师,2009年以来每年手术超过1000台,10年来诊治门诊患者超过5万人次,他是一个——
“每当他瘦弱单薄的背影从我的视线中渐渐远去,一阵感动和敬佩油然而生。是的,他又进手术室了……每当看到他手腕上、颈椎上贴着止疼的膏药,我多想对他说:歇歇吧,主任……”6月30日,在市人民医院举办的庆“七一”演讲比赛的舞台上,五官科参赛护士李文丽激动得泪湿眼眶。台下,许多医护人员也跟着红了双眼。让他们感动着的,正是市人民医院眼科主任、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李钟实。从事眼科专业近30年,他凭借一双灵巧的双手、一颗善于钻研的慧心,让上万名白内障患者从模糊甚至黑暗的世界中走出来,重新拥抱光明。
半路出家 他甘做服务家乡百姓健康的“螺丝钉”
1980年,从泰安卫校毕业的李钟实被分配到泰安市肥城矿务局第二医院,从事内科工作。期间,不满现状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学完了高中阶段的所有课程,并以优异成绩被泰山医学院医学专业录取。1988年,从泰山医学院顺利毕业,李钟实申请调入家乡的市人民医院。当时恰逢市人民医院五官科病房组建,专业人员严重缺乏。鉴于李钟实在校时的眼科成绩优异,院领导动员他从事眼科工作。此前李钟实已从事内科专业8年,正是蓄势待发之时,放弃熟悉的专业转向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这对已过而立之年的李钟实来说是一个艰难的抉择。“要像一颗螺丝钉,家乡人民需要我到哪里,我就钉到哪里。”尽管内心有些沮丧,李钟实还是迅速转变角色,成了一名“半路出家”的眼科大夫。
1992年,李钟实跟随市里到乡村开展眼病普查工作。在常庄乡磨石峪村,他遇到了这样一对老夫妇:老妇人因白内障双目失明,不能自理,老汉下地干活时,就用一根草绳一端拴在房门上,另一端拴在栏圈的门上,老妇人就每天摸着这根草绳去厕所方便。眼前的一幕深深震撼着李钟实。普查所到之处,他目睹了许多因拿不出医疗费治病导致失明的白内障患者,这些老乡因为眼盲丧失劳动能力,过着更加贫穷的生活。“必须研究出既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又能提高治疗效果的治疗方法,让患眼疾的老乡都能治得起、治得好,重新过上光明的生活!”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在他心中萌发,这也成了李钟实日后科研的主攻方向和原则。
上世纪90年代,泰莱地区的眼科技术尚不发达。有一段时间,市医院眼科来了许多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患者。按照传统的治疗方法,医生要用到一种特殊材质的缝合线,而这种缝合线一根就要近300元,对于多数患者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花费。为给患者减轻负担,李钟实开展了无后囊不缝线后房型人工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的临床研究,利用特制针头管将人工晶体袢不缝线固定于巩膜层间,丰富和发展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的固定方式,为白内障摘除术中严重并发症的处理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经济可靠的新方法。此项研究成果一经发表,引起了全国眼科专家和同行的重视。2004年,这个科研项目被评为“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五年百项推广计划项目”,李钟实走上了省级“眼科新技术推广会议”的讲台,该项目在全省推广应用。由于李钟实突出的工作业绩,2002年被“双破格”晋升为眼科主任医师,成为当时市人民医院最年轻的主任医师,出色完成了一个“半路出家”眼科大夫的转型。
兀兀穷年 他用多项新发明为患者带来光明的福音
“谢谢您,为我找回了看清世界的唯一希望。”这是一位不到50岁的女性患者发出的最真挚的感激。这位患者的左眼从小就没有视力,几年前右眼又受过外伤,虹膜黏连严重,而新发的白内障对她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独眼”患者一向是眼科医生最不愿收治的“麻烦”,因为一旦手术出现差错,患者将彻底失明。几次求医碰壁后,今年6月初,这位患者的亲属找到了李钟实。面对患者家属忐忑而又期待的眼神,李钟实知道,只有尽平生所学去医治,没有退路。
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和扎实的操作技术,李钟实为患者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在“独眼”手术的重压下,术前他想到的还是努力为患者减轻心理负担。最终,手术很成功,他为患者留住了光明。
有人把眼科医生的手术台称为“针尖舞台”。的确,在锋利的显微手术刀下,在比头发丝还细几倍的缝合线下,是仅有拇指指肚大小的眼球,且构造复杂,操作稍有差池,后果不堪设想;眼科手术是“微创中的微创”,切口以毫米计算,精细程度可想而知。从转入眼科的第一天起,李钟实就告诉自己,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下苦功夫,才能转变好角色,练就过硬医术,才能为患者创造更多走出黑暗的希望。
初入眼科时,李钟实发现,在白内障手术中,由于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将人工晶体成功植入囊袋的几率仅30%左右,人工晶体若不能成功植入囊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就会增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多次试验和研究,李钟实研制了一种人工晶体植入器,显著提高了人工晶体植入预定位置的成功率。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专利。“毕竟我一直在小城市工作,视野不够广阔,对这项发明的临床价值缺乏信心。”李钟实说。1995年,他在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喉科医院进修学习时,把这项发明介绍给了那里的专家,获得了极大认可。有了专家的肯定,他在临床中继续寻找不足,对植入器进行多次改良,最终成形的“同轴灌注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再次获得国家专利。这一植入器在临床中的使用,不仅降低了手术费用,还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这一研究成果从最初申请国家专利到最终通过省级鉴定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李钟实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我们上夜班的护士经常能看到他在检查室‘加班\’,对着显微镜琢磨手术,有时候一坐就是几个钟头。”眼科护士长张丽回忆,最初与李钟实在眼科共事是1996年。那时,李钟实几乎每天吃完晚饭都要到医院里钻研学习几个小时。执著的追求和不懈的努力换来了科研上的累累硕果。从事眼科工作近30年来,李钟实创新开展了“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线切核、角膜缘小切口小梁切除”等多项新技术;他主持进行并完成了1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9项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他以第一位的身份先后3次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李钟实成为省内地市级医院中唯一一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眼科专家。
默默无闻 他乐此不疲地播撒着光明的种子
今年劳动节前夕,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李钟实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个喜讯,李钟实还是从同事口中得知的。“这并不奇怪,他一直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不是在坐诊、看病人,就是在手术室。”张丽对记者说。
关于这一点,记者深有体会。几次约见采访,拨打李钟实的电话均是无人接听状态——— 他正奋战在手术台上,制造着光明的希望。他的同事说,最多时,李钟实一天要做十五六台手术,常常需要靠贴膏药来缓解手腕和颈椎的疼痛。据粗略统计,自他2009年担任眼科主任以来,每年手术超过1000台。他的专家门诊,总是到下班的点也还有患者在排队,近10年来,他诊治门诊患者超5万人次。“我们村的白内障患者就是李主任您治好的。”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患者在来就诊时跟李钟实说过这句话。“医术高、医德好、平易近人”,许多患者就是奔着这样的口碑找到李钟实的。采访中记者得知,不但众多患者信任李钟实的医术,眼科的同事也放心地将健康托付给他。
张加宾是市人民院眼科副主任,2013年,白内障严重影响了他的诊治工作,他向李钟实提出要做白内障摘除手术。尽管此前已经做过成千上万例的白内障手术,但任何手术都存在风险,身为同事,李钟实感到了压力,他建议给张加宾联系一位上级医院的专家进行手术。“你的水平又不比上级专家差,还用得着从外面请吗?我相信你!”在张加宾的坚持下,李钟实为他做了手术。不仅是眼科的同事,医院许多医护人员都把亲属和老乡介绍给李钟实。有一位同事的外婆已是102岁高龄,得益于李钟实精湛的医术,她在晚年感受到了“拨云见日”的喜悦。
今年李钟实已经58岁,从他的面容和神色上来看,很难看出他已经年近六旬。采访中,不断有患者家属敲开他办公室的门询问,有需要时他就带着患者到检查室进行耐心细致的检查。尽管上午的手术一直持续到12点,下午仍在病房、检查室、办公室间来来回回穿梭,他步履轻盈,精力充沛,仿佛感觉不到疲惫。“我已经习惯了这种工作生活节奏。能凭借一己之力给患者带去健康和光明,我感到充实、快乐。”李钟实笑言。
新闻推荐
□张恒茂那张泛黄的《抗属证》被我一直珍藏着。它是76年前伯父留下的唯一一件遗物,也是留给后人的一笔精神财富。乍一看上去,它似乎早已过时。但你知道么?它可是民国时期由“泰山区...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