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花鼓锣子:民间的艺术珍宝曾受30多个外宾称赞、被央视选定为开场舞

莱芜日报 2016-02-06 13:34 大字

□本报记者 郝磊 通讯员 冯建华

“打场晒粮莫上路,乱摆摊子更错误,行走、骑车别抢路,出了事故命难顾……”近日,记者来到了钢城区颜庄镇颜庄村,专程采访了颜庄花鼓锣子庄户剧团。

“为了迎接新春到来,我们想以花鼓锣子的形式演出,给百姓带去欢乐。”花鼓锣子剧团负责人王甲凤说,该艺术以小鼓小锣为主,其他乐器都是陪衬,参加表演的5个演员或腰系腰鼓,或持小钹持手锣,或持雨伞持长板,边舞蹈边穿插变队形。

颜庄镇文化站站长丁强介绍,花鼓锣子早期有5人表演,演出时由锣鼓、唢呐开场演奏,演员上场后才开始说唱表演,鼓手腰系腰鼓,武生扮相,双手各握着一鼓棒,棒头一端系穗,它是整个表演的指挥,多由经验丰富的老者扮演,打小镲和打锣者均为花旦扮相,多是男扮女装,打夹板和打伞者都是丑角扮相,整个演出中两人是主要角色,他们与旦角打情骂俏,花样百出,妙趣横生,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情趣。

为使得该艺术发展壮大,在钢城区、颜庄镇的支持下,该剧团从市文化馆聘请专业教师来指导、培训,在保留原风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全新的整理,都加以改进,使其更加富有时代特色,特别是在演出阵容上,由原来的十几个人扩大到40人左右,用庞大的阵容展示出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翻天覆地的变化。

该艺术受到肯定,曾代表莱芜市赴泰安参加“第四届国际登山节暨全国登山活动开幕式”,受到30多个国家来宾的赞赏;作为唯一一支农村业余队伍在全省第二届中老年健身舞蹈汇演荣获民间艺术类三等奖;2005年5月颜庄“花鼓锣子”曲目被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来莱芜演出选为开幕舞蹈等。

花鼓锣子艺术是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从腊月开始编排,并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拜年的不同需求,组织编词小组,随编随发给演员背词,然后编排动作。整个年关当地人民以花鼓锣子为荣,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心理上的满足,心灵上的沟通,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大大促进了村与村,村与企业、村与各单位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团结,这是花鼓锣子至今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新闻推荐

莱芜市书法家协会在泰山建立创作基地

近日,莱芜市书法家协会在“中国书法名山”泰山天烛峰景区举行创作基地授牌仪式,并与泰安书法家开展创作交...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