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让农民享有更多财产权利 ——看肥城如何全面开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破冰之旅”

泰安日报 2013-12-20 16:57 大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给农村改革带来许多“利好”。

在肥城农村,记者发现这里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先行一步,从去年起主动进行了许多“破冰”性的试点与探索,围绕着“还权赋能”这个核心,从农村集体组织产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集体土地房屋所有权、林权、水利产权等“6权”入手,确权发证,使资产拥有者真正享有了相应权益;同时,搭建起市、镇街农村产权交易融资平台。这6权改革和1个平台,搭起肥城农村产权改革“6+1”格局。

肥城市委书记单传海说:通过打出一套农村改革发展的“组合拳”,真正激活农村发展要素,让农民享有更多财产权利,让农民有更多的机会分享改革带来的红利。

一张“时间表” 让百姓腰包鼓起来

12月12日,记者来到肥城市第一家挂牌的农业示范园。从2011年起,老城街道东关居从20里地外的张花、田花、河口三个村一次性流转土地1400多亩,发展起了有机茶园。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了大型炒茶厂,注册了“泰山肥子茶”品牌。

茶园主人、总经理陈思忠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三中全会改革政策的出台,更坚定了我们发展有机农业产业的信心,我们计划再投1500万元,完善茶园配套设施,力争建成北方最大的有机茶园基地。”

三中全会也让普通百姓看到了更多致富路子。42岁的王瓜店街道东大封村村民杨仁说:“产权改革,宅基地、房屋都有了产权证,除了能保值增值外,也盼着能像城里人一样,用房子到银行贷款。”

肥城市委书记单传海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这使我们推进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信心更加坚定了。今后我们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今年完成试点后,明年全面铺开,到2015年建立较为完善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真正激活农村发展要素,繁荣农村经济。”

一颗“定心丸” 资源确权资产定主

“以前只知道林木是集体的,值不值钱和自己没关系。现在有了证,从法律上确认了我的财产,让我吃了定心丸!”12月13日,潮泉镇柳沟村村民宋家荣边说边拿出编号为“001”的《确权证书》。

去年12月,柳沟村将3600亩生态林木全部划分到户,颁发林权证460本,发证率100%。村民仅凭林权流转一项每年即可获得10多万元分红,户均217元,每年递增5%。

没有明确的产权界定,投资者所拥有的山林、土地以及农民的住房等资产归属及资产权益都难以得到认可和保障,属看得见却用不上的“无效资产”,难以变现或作贷款的抵押资产。

肥城市长张成伟告诉记者:“通过确权,解决身份问题,即把谁拥有、谁使用确定下来,使过去名义上的拥有变成法定所有,单是这一点就很受农民欢迎。”

(下转02版)

□特约记者

 

宋杰

 

刘霞

新闻推荐

肥城市地税局稽查局完善内控机制 打造阳光稽查

本报1月1日讯(通讯员

 

王化录

 

张华

 

何敬儒)2013年以来,肥城市地税局稽查局以建立常态化内部监控机制为目标,以预防职权腐败和执法风险两项工作为重点,预先设置“事前预...

肥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城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