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今年,莱芜市启动了“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广大农业科技人员积极下乡举办各种培训班,让农民与专家第一时间无缝对接———
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万京华
4月12日,在钢城区黄庄镇黄花峪村的连片大樱桃园里,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张平正在给果农讲解大樱桃栽培管理技术。听完课后,果农们又争先恐后地要他“到俺那果园去看看”。虽然下着小雨,但张平还是从一个果园转到另一个果园,等他出来时已是12点多了。
这是市农业部门送科技下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一个场景。自2月份以来,来自市农业局、市农科院、市农广校等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专家来到农民身边,为农民传授技术,提供服务,实现了与农民“零距离”接触。
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科技推广过程中,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在最后环节,进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还不够顺畅,农技推广到农田和农户的“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瓶颈制约。
为帮助农户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农民与专家第一时间无缝对接,打通科技助农的“最后一公里”,莱芜市启动了“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广泛开展农业科教大联合、大协作、大会战。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就是以传播农业科技、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为宗旨,以“培训班”为载体,在农业生产关键时期,通过农业科技专家,将农业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农户身边。
截至4月16日,市农业部门共组织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130人次,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25期,培训农业骨干1800人,接受农民咨询70次,现场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75个。
“这培训班太有用了”
记者采访了几个培训班,感受到农民对新型农业科技知识的渴望。
在黄花峪村讲课时,300多人的小村一下子来了80多人。周围村庄的果农听说专家来讲课,也有不少人赶了过来。茄子峪村的陈增美一边听课,一边认真做笔记。她说:“今天收获很大,非常满足,特别是修剪技术对我非常有用。希望专家们常来,多传授一些知识。”黄花峪村的刘加禄说:“种了近30年樱桃,我们大都是自己摸索。这么系统的培训,我们花钱学也找不到地方,太长知识了。”
市农科院作为全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为做好培训工作,专门成立了工作班子,制订了培训计划。在培训中,农民需要什么,他们就培训什么,农民什么时间有空,他们就什么时间开课。
在牛泉镇毕毛埠村,白天农民在大棚里忙活,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市农科院的同志就晚上驱车20多公里去培训。在村里的大会议室里,100多个农民来听课,座位不够,他们就自带了马扎,有的站在走廊里听。高庄明利合作社要求培训关于农药的有关知识,市农业局的专家们就备课讲农药;大王庄镇生姜多,病害多,市农业局专门请了省里的专家来讲线虫的防治。农民们纷纷说:“这样的培训班太有用了。”
希望“最后一公里”不再遥远
“最后一公里”看似不远,实则需要艰难跋涉。
在基层培训,许多农技人员都有这样的感慨:我们渴望下基层搞服务,可是试验、示范、推广、宣传,都需要花钱,我们都是差额单位,工资还发不全,怎么下基层?这次市政府对农民培训进行补贴,是个很好的机会,我们也都很珍惜。一方面,受制于推广经费,农技人员有“心”无“力”。另一方面,农技部门也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大多数部门已十几年没有进过专业技术人员了。市农科院副院长刘振伟说,随着人员的老化,老同志退休,新同志进不来,以后好多农技部门会成为空壳,农技推广可能越来越难。
无钱办事、无人办事,造成有的部门对送上门的好事也不感兴趣。市农业局植保站站长吕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们争取了50万元的病虫害防治机械,免费发放到用户手中,但由于需要找人卸车和发放,这部分费用没处出,所以基层干部埋怨她无事找事,让她心里很不是滋味。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来培训班听课的绝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妇女,青壮年男劳力都出去打工了。而妇女、老人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接受新事物较慢,致使新技术推广难度明显加大。农技推广也需要创新思维。刘振伟说,农技部门可以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作用,让他们成为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另外,随着农业专业服务队的出现,他们也会成为农技推广的生力军。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引导科研教育机构积极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随着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我们相信,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不再遥远。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鹿振林“村里的事谁说了算?现在老百姓既有发言席,又有发言权。”8月14日,莱城区委组织部的同志这样向记者介绍“联合议事日”制度。【案例一】近日,莱城区牛泉镇毕毛埠村会议室被挤...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