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民生无小事 点滴总关情——— 莱芜市为民办实事综述

莱芜日报 2012-08-06 20:41 大字

本报记者 柳尧杰

常思为民之策,常办利民之事。盘点半年多来的民生工作,一件件顺民意、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如春风化雨,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发展成果。

15亿元民生“大餐”的背后

“目前,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到15.3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32.81%。其中,为民办的10件实事共投入6.1亿元,占全部民生投入的39.8%。”这是记者日前从市政府办公室的一份材料中了解到的。

在经济形势极为严峻的情况下,拿出15.34亿元投在民生上,足以看出市委、市政府改善民生的步伐依然坚定。不管是在年初召开的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上,还是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民生”两个字频频出现,市委、市政府的民本情怀得以彰显。

“为民办实事”已成为莱芜市每年雷打不动的任务。去年底,市政府向市直部门下发有关提报2012年为民办实事项目的通知,通过“问计于民”等方式,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最终选取“提高全市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10件实事作为今年“为民办实事”项目。10件实事,件件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几乎涵盖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学有所教”等全部内容。

“三公”经费要压减,而民生投入却不减反增,为民办实事,从来“不差钱”。“增进民生福祉,集中财力为民办实事,关乎民生的事情一点也不含糊。今年市直机关公共费用在继续压减10%的同时,民生的投入却一点也没减。”市财政局的同志说。

于是,越来越多的资金注入到了医疗、教育、住房等与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投到了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中。据统计,15.34亿元的民生投入中,市财政投入就超过10亿元。

办群众最需要的事

今年初,莱城区苗山镇南龙角村的一位刘姓村民因患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来到莱芜市某医院救治,在出院结算时,让这位村民高兴的是,他的住院报销数额达12万元。

让老刘受益的,是今年新农合保障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今年新农合的住院封顶线由10万元提高到12万元,要在往年,老刘最多只能享受10万元的报销。”市卫生局负责新农合工作的同志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莱芜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财政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农村居民参合率99.84%,行政村覆盖率100%。

莱城区大王庄镇南店子村的陈大爷,每个月必须要办的一件事就是坐着城乡公交到镇上的农信社取养老金。去年是55元/月,今年变成了60元/月。在今年为民办实事中,其中一件就是“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由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60元”。

张俊恒的家庭是城市低收入家庭,7月26日,他和其他275户符合条件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一起通过了莱芜市保障性住房的会审。让他们受益的是为民办实事中的“加大住房困难家庭保障力度”一项。

对于坐落于高新区的汶阳联小全体师生来说,要新建汶阳小学的消息无疑是一个福音。新校建成后,他们将告别危机四伏的旧学校,搬进宽敞安全的新校舍。今年莱芜市把“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下转第三版) 

新闻推荐

姜农地窖藏姜待机出售

?10月30日,莱城区大王庄镇龙尾村的村民正在清洗老姜出售。一位村民说:“现在一斤姜才卖七毛钱,连本都保不住。...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