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博物馆“两汉遗珍”展厅重新开放

拂晓报 2021-11-03 10:06 大字

本报讯  11月1日,记者从市博物馆获悉,经过近一年半的展览筹备和提升改造,该馆“两汉遗珍”展厅现以全新面貌向公众开放。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中国封建社会逐渐进入鼎盛时期。宿地汉代置有符离、竹、蕲、萧、夏丘等县,属沛郡,为汉高祖刘邦的家乡、汉室发祥地。宿州发现了大量汉代遗址、墓葬及文物,充分体现两汉时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富足。2020年7月,市博物馆使用申报获得的展陈提升项目中央补助资金150万元,启动“两汉遗珍”展厅提升。提升后的“两汉遗珍”展厅将展览主题、展厅环境、现代科学技术有机融合,让观众透物见人、透物见史,体验中华文明传承,经历一场难忘的汉文化之旅。

“两汉遗珍”展厅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展出两汉时期的精品文物包括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共150余件套。其中,新增展出文物近70件套。第二单元展示精美汉画像石22件。宿州市是中国汉画像石刻分布的重要区域,埇桥区、萧县、灵璧县、泗县均有汉画像石出土。汉画像石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汉代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精神信仰和神话传说等各个方面,是人们解读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据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的“两汉遗珍”展厅,在展陈设计上呈现三大特点:文物陈列重点突出、辅助展品新颖丰富、设计风格彰显汉韵。其中,陈列于独立展柜内的汉代铜钫,是展览开篇的第一件文物,也是序厅中的唯一一件文物。铜钫内的液体,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检测为汉代清酒,是汉代酿酒技术水平的实物见证;通柜内文物设置亚克力展具,大幅图版、部分文物上墙展示,错落有致;因汉画像石体量大,用定制展台展示,安全美观。除实物展品外,展览以图版、多媒体视频辅助展示,形象直观、通俗易懂,重点展品还配备二维码语音导览,加强了与观众互动,丰富参观体验。此外,屏风造型、纱幔图案等,选用汉画像石中汉代人饮食起居、乐舞表演、交通出行等方面情景,营造了浓厚的汉代历史文化氛围,使展览更加鲜活生动。

(本报记者  王云)

新闻推荐

发挥支援人员优势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萧县县域医共体建设惠民利民

发挥支援人员优势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