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精准施策办好特殊教育

拂晓报 2020-08-10 10:16 大字

近年来,萧县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积极推进教育公平,精准施策,做到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全覆盖、零拒绝”,全县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6%以上。

摸清准确数据,做到“一人一档”。萧县各级各类学校认真做好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摸底工作。全县中小学数千教职工深入到行政村及自然村的残疾儿童家里了解、登记残疾儿童少年情况,确保信息采集数据真实准确。确保6至16周岁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一人一档”。档案内容涉及个人及家庭情况、经济来源、残疾类别程度、身体基本情况、康复和技能训练计划、学校送教等。今年全县共有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195人,已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1118人,其中特效就读186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674人,送教上门258人,延缓入学31人。

发挥主体作用,做到“一生一案”。萧县特殊教育学校是萧县唯一一所特教学校,现有9个特教班。近年来,该校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特教模式,树立专业的教育规程,教育方法推陈出新,个性化的教育管理效果明显。除满足国家课程的教学外,还积极开发特色课程,先后开设了美容美发、信息技术、写字、手工制作和剪纸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发,为残疾孩子走向社会提供很大支撑。在此基础上,学校努力开设第二课堂,着力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为了保障残疾孩子受教育的权利,对于不能到校就读的256名残疾学生由特校开展“12345”送教上门服务。“1”即一个中心:为了每一位残疾学生的发展。“2”即两个抓手:一是抓教学资源的搜集与整理,一是抓现代化设备的应用。为了激发这些孩子的兴趣,除了教师运用教学技能激发兴趣外,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实施送教,效果非常好。“3”即3个会议。学校每学期初召开一次工作布置会;学期中召开一次工作推进会;学期末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4”即四个并重。传授知识与康复训练并重;教育孩子与培训家长并重;普及与提高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5”即是5个一:教师一次性了解孩子的智力损伤程度和知识基础,制定一份符合实际的个别化教学计划,撰写一篇能够操作的学案,制定一个有效的评价方法,建好一套“一生一案”资料。

加强教师培训,做到“一专多能”。这群可爱的特殊学生,需要特殊的教师为其科学康复、因人传道、因特授业。由于种种原因,全县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无法完全满足实际需要。为此,萧县教体局采取“专业教师为主、普教教师融合”的新型的培育模式。按要求,由特教中心组织,由专业老师给普教老师培训,就残疾儿童身体康复、技能成长、师生沟通、技巧方法、作业辅导、学生评价等予以传帮带。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一支素质高、有爱心、有责任心、热爱特殊教育事业“一专多能”的300余人师资队伍正活跃在特教讲台上。这群 “特教人”不辞劳苦为特殊的学生及时送去了特殊的爱,受到当地群众的点赞。  (张伟)

新闻推荐

每周查餐饮之公勺公筷篇 大部分餐饮店文明餐桌公示较完善 公勺公筷使用情况有待改善

执法人员正在向饭店经营户宣传使用公勺公筷的意义。“御景盛宴”包厢内,每个餐位上都配备了公勺公筷。本报...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