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林长制改革唱响生态文明建设歌
如今,走进萧县大地,但见城市游园遍布,乡村绿树环绕,山丘林木葱茏……天蓝,水碧,山青,树美,绘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这些都是近年来萧县大力推进林长制改革,唱响生态文明建设歌所结出的累累硕果。
强化体系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大格局
林长制改革以来,萧县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积极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和“五位一体”大生态布局,综合下好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一盘棋”,使生态文明在城市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全县设置县级林长17人,乡镇级林长150人,村级林长257人,设立重要生态功能区15个,树立三级林长公示牌263块。明确林长会议成员单位职责,建立四项配套制度,出台《推深做实林长制优化林业发展环境的实施意见》等。建立和完善一林一档信息管理、一林一策目标规划、一林一员安全巡护、一林一技科技服务、一林一警执法保障等五项制度。全县建立完善责任区档案951份,整合优化护林队伍920人、林业专家科技人才96人,配置森林警察16人,编制完成重要林区规划实施方案16个,各重要林业功能区都有专项规划,专家施策,专员管护,专事保障,保证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
统筹推进“五绿”,构建林业生态建设新格局
强化护绿管绿,巩固绿化成果。筑牢生态屏障,严守林地、森林、湿地三条红线,对生态公益林重点保护。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实行采伐审批和公示制度,加强林木采伐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不超过采伐限额。编制完成一树一策实施方案,全县58株古树名木建立电子档案,挂牌保护。加强使用林地监管。开展2019年森林督查和“绿卫2019”森林资源执法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森林、湿地侵占损坏情况,完成调查变化图斑82个。完善林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三防体系”,认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和防治,连续4年组织实施飞机防治美国白蛾。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两年完成废弃非煤矿山生态修复点111个。不避短,主动为,全面完成环保督查反馈问题整改落实,自然保护地进入良性保护管理轨道。深入推进“四旁四边”绿化,2019年新增人工造林2.2万亩,完成皖槐1号良种育苗1200亩,出圃55万株。连续四年累计投资近9000万元,完成凤山森林公园石质山绿化。强化活绿用绿,提速林业经济。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梅山省级森林公园打造森林旅游品牌。各类林业生态园、农家乐园各具特色,锦上添花。深化林权配套制度改革,扩大森林保险范围,全县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基本实现森林保险全覆盖。打造富民林业,构建新型林业合作组织。目前全县省市级林业专业合作社8家,50亩以上的林业新型经营主体近200家,带动近6000户林农增收。探索林业扶贫新模式,助力精准脱贫。严格程序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年人均增收近8000元。全面完成国有林场综合改革任务,工作运行机制良好。
实现三个转变,生态文明结硕果
龙河是萧县县城的“母亲河”,南北纵向穿越萧城。现在,沐浴晨曦漫步在龙河林荫甬道上,绿树摇曳,百花争奇,健身广场、文化长廊掩映其内,和谐图画,美不胜收。但五年前的龙河却是河道污水横流,两岸杂乱无序,市民怨声载道。为此,萧县花大力气、超常规开展两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绿化33.4万平方米,龙河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龙河绿化只是萧县城市绿化的一个缩影。据县园林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新华介绍,目前,县城建成区各类公园游园达46个,人均绿地近15平方米。特别是2018年实施林长制以后,城市绿化提质加速,林长包块尽责履职,3年新增绿地近400万平方米,增幅、增量和人均面积均位居全省县城前列。城市绿化提升了品味内涵,增强了综合竞争力,有力地推动生态文明落地生根,并向纵深发展。
通过推深做实林长制,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全县上下合力参与,林业生态建设正在发生三个转变。一是生态理念发生转变,由单纯的林业生产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生态理念转变,干部群众生态意识、环保意识显著增强,传承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经济深入人心。二是机制模式发生转变,由林业部门单兵作战过渡为全社会齐抓共管。三是林业工作方向由营林护林逐渐向自然资源综合保护管理转变。
萧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局长、县林长制办公室主任杜广武表示,今后六年,萧县将全面开展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重点推进石质山“最后一公里”造林攻坚、城乡森林一体化建设、改革示范点示范推广、自然保护地监管保护等工作,以林长制改革新成果为萧县生态绿色经济发展和深度融合徐州都市圈提供更好的生态支持和生态保障。 陈宏建
新闻推荐
近日,萧县组织开展“书香送图书”活动,为全县115位留守儿童送去345册图书。“此次捐赠的书籍有儿童小说绘本、童话故事、儿...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