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访村”化解矛盾办法多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8-12-21 13:54 大字

随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深入扎实推进,萧县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无访村”。萧县政法委、县信访局近期组织调研组,对部分“无访村”进行深入走访调研,发现这些“无访村”有一些共同特点。

首先,村里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优秀的村党总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对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维护基层稳定,具有关键性作用。综合起来,这些带头人具备三大素质。热爱信访工作,有事业心。在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下,他们能够想方设法克服一切困难,千方百计完成任务;有奉献精神,愿意为村民服务。闫集镇郑集行政村党总支书记王胜科每次去镇里、县里,总想着谁家有事需要办,顺道帮忙办了。对群众的这种热心,使他在村民中拥有较高的威信,群众基础好,由他出面化解矛盾纠纷,常常是一抓就灵;肯动脑筋,善于思考,解决困难有办法。闫集镇杨庄行政村吕某曾经一年之中进京上访6次,是周边几个县区群众上访的挑头人。村主任胡忠庆得知他喜欢喝酒,与黄某是酒友,为了感化他,便通过黄某请他吃饭,席间一叙,发现两人还有亲戚关系。就这样通过打“感情牌”,逐渐感动了吕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上访过。

其次,村里要有一个团结的“两委”班子。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群人的能力是无穷的。青龙镇张鲁庄行政村有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村党总支书记朱艳说:“工作中我们不搞一言堂,当别人有不同意见时,我们村‘两委’成员就谈心、交心;坚持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村民代表会议等,重大事项提交支部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形成共识;没有形成共识的事情坚决不做,定下来的事坚决抓好落实。 ”村主任张浩说:“从事基层工作以来,我深深认识到班子团结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只有将村‘两委’班子的心拧成一股绳,才能办成事、办好事。 ”

再者,要有一套好的工作方法。祖楼镇张湾行政村为了切实化解矛盾纠纷,构建了包保责任体系:村党总支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整个行政村信访维稳工作,村“两委”干部或党小组长负责包保到自然村,党员负责包保到户。对能够调处化解的矛盾纠纷,包保人员及时处理;对一时不能处理的提交到村综治中心,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会议研究处理。闫集镇刘店行政村组织辖区内的“五老人员”、党小组长、扶贫小组长、党员等,建立情报信息队伍,对涉及社会治安、社情民意等方面的信息第一时间采集上报。闫集镇构建了以信访案件发生量、化解工作业绩来综合评价的考核标准,并把信访考核年终分值同行政村 “两委”干部绩效工资相挂钩,不仅压实了工作责任,还大大激发了工作积极性,减少了信访案件发生。 (侯显华朱永亮)

新闻推荐

萧县法院裁审衔接合力化解劳动争议

为统一裁审衔接工作理念和裁审标准,12月14日,萧县人民法院联合萧县人事仲裁委员会召开了劳动人事争议裁审衔接工作会议。萧...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