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夜访”暖民心本报通讯员王磊王理

拂晓报 2018-06-14 16:42 大字

“邱书记,你打电话的时候,我在买西瓜,对不起,让你久等了。”6月1日晚上七点半,笔者跟随萧县青龙镇路口村驻村干部邱宏瀛来到他的老朋友刘法洲的家中,老刘看到在院子里等了许久的邱宏瀛,充满歉意,切开西瓜,招呼大家到屋里坐。

“不打紧,刘老弟。我下午给县残联联系了,你母亲的残疾证很快就能下来。另外,你虽然脱贫了,但是你父母和你生活在一起,两位老人却没被纳入贫困系统,享受基本的帮扶政策,这不符合贫困群众‘整户识别\’的要求,更是我们工作的失误。经过村民的评议后,村里已把材料报到镇上,等今年国网系统开放时,把二老纳入贫困系统,就可以享受国家的健康帮扶措施了。”八点多,邱宏瀛在聊完今年村出列发展支柱产业的规划后,起身告辞,奔赴另一户贫困群众家中。

“眼下正是农忙季节,群众忙于抢收抢种,帮扶干部白天全力对‘禁烧\’进行监管,走访入户的时间相应减少。”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邱宏瀛,最近习惯白天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利用夜晚时间走村入户,听民声、察民情、拉家常、讲政策、促帮扶,确保驻村工作取得实效。

路口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6人,计划今年整村出列。入夏午收以来,该村驻村工作队联合村“两委”创新帮扶举措,开展“扶贫夜访”活动。帮扶干部、村“两委”在结束白天各种繁忙工作后,放弃休息时间,将走村入户安排在晚间。“一般安排在晚上七点半之后。”该村扶贫工作队专干夏宪光介绍,工作队要求在晚间走访之前先要和贫困群众联系,确定合适的走访时间,在不打扰贫困群众休息的前提下提供帮扶。

刘四军是路口村的村主任,最近一有时间就往脱贫户刘德丰的家里跑。“刘大哥家里的主房出现一些裂纹,上年村里帮他申报了危房修缮,今年他提出来希望政府把家里的配房也修缮一下作为羊圈使用,但这违反了政策要求,他心里产生了抵触情绪,有段时间很多工作不愿意配合我们。”

今年五月,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去刘德丰家里走访,临走的时候下起了雷阵雨,雨水沿着屋顶渗进羊圈。在得知老刘虽然脱了贫,但是卖羊收入占家里总收入的很大比例之后,这让刘四军心里很难过,决定帮他申报低保,并自掏腰包联系施工队把羊圈维修好。前不久刘四军得了重感冒,晚上在卫生室刚打完吊针,正准备回家休息,施工队询问房屋破损情况,刘四军摸黑敲开了刘德丰的门,这让老刘心里很过意不去。如今站在修缮牢固的羊圈旁一提到这事,老刘就眼圈泛红。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里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访中沾满草屑的鞋底,道别时一句真诚的“谢谢”,归家途中被路灯拉长的背影,都是帮扶干部真心为贫困群众解决困难的真实写照。邱宏瀛说,“扶贫夜访”拉进了干群之间的距离,群众推心置腹诉真情,干部更要真心帮扶暖民心。

新闻推荐

宿州市城投集团与萧县政府合作全面加强

本报讯近日,市城投集团与萧县政府本着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深入贯彻市...

萧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萧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