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梅家庭:互敬互爱相扶相携

拂晓报 2018-05-30 00:00 大字

刘若梅(右一)和女儿正在给婆婆剪指甲

家住萧县的刘若梅家里兄弟妯娌互敬互爱,堂兄堂妹情同手足。86岁的婆婆因患风湿靠轮椅行动,为让老人安享晚年,刘若梅夫妇和哥嫂精心设计了同吃、同住、同外出的孝心陪护计划和孝心接力棒传递计划。

每到周六周日,他们就带着婆婆出去转转,两个小时左右的“轮椅游”,回到家总是累得腰酸背痛,但看到婆婆高兴满足的神情,子女觉得再累也快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孙子孙女只要放假回家,就会陪奶奶聊天,逗得奶奶笑得合不拢嘴,爱在无声之间得到延续,尊老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主旋律奏出和谐乐章,同舟共济渡难关也在这个大家庭得以发出和声。2009年,一场重病让儿子子汉重度昏迷一个多月,在医生放弃治疗的情况下,大家庭矢志不放弃,家庭成员自然形成默契,分工不分责、爱心满满。伯母炒得一手好菜主动当起了子汉的营养师,父亲、大伯、堂哥成了子汉的康复训练师,妈妈担任他的文化补习老师。靠着家人的鼓励帮助和自己的顽强意志力,子汉不仅战胜病魔,而且考上了徐州生物工程学院,并获得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不因善小而不为”是刘若梅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做教育工作的妈妈,深知学会爱人的重要意义。两个孩子上大学之前,刘若梅总是换好零钱放在一个盒子里,告诉两个孩子,如果有同学缺钱就把钱借给他们,时间久了,个别学生忘记还,两个孩子也从不主动提起;同学的衣服脏了,在学校不方便洗,孩子们就拿回家让爸妈洗好晾干后再带给同学;妈妈订的杂志买的课外书,他们也会放到教室的图书角分享给同学们。这样诸如此类的爱心之举,在刘若梅的家庭不胜枚举。

夫妻二人相互理解、相扶相携,爱岗敬业创佳绩。刘若梅是省教坛新星、省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优秀教研员。2016年底任职于萧县编办,一年内两项工作业绩被中国新闻网、凤凰网、省编办官网及拂晓报等主流媒体刊登。丈夫张玉任职于萧县人民法院,被省高院评为先进个人、全省法院系统优秀法官、市优秀政法干警、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本报记者 欧雪

新闻推荐

全县打出“志智双扶”组合拳掀起扶贫高潮

本报讯孝善扶贫唤醒了感恩情怀,文化扶贫燃起了脱贫希望,典型示范激发了脱贫斗志,文明乡风扶起了脱贫志气。今年以来,萧县坚持...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