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粉丝 □杨坤
俗语云: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凌上走。时令快到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农村,也正是晒太阳猫冬的时候了。但在皖北萧县塘坊村,正是一群手工艺人最为忙碌的季节。
时令已近阴历年底,笔者驾车行驶在“村村通”水泥路上,忽然与一条长达400米的粉丝长廊不期而遇——农民们正趁着晴好天气抓紧晾晒粉丝,沿路边支起架子,一帘帘粉丝就挂在寒风里,农夫、农妇手持木棒,把粉丝上冻结的冰凌敲碎,粉丝经过冷冻,相互不再粘连。“万条垂下绿丝绦”,随风飘荡,颇为壮观。
村子内手工制作粉丝的作坊有三家,家家顾客爆满,乡亲们趁着隆冬晴好的天气,带来自家收获的红芋淀粉,排队等候。红薯粉条是皖北享有盛名的传统食品,许多从农村走出去的萧县人,都对它有着深刻的记忆,诸如猪肉炖粉条子、“蚂蚁上树(肉末烧粉条)”,脍炙人口,也是皖北乡村正宗、资深、最为大众所熟知的冬季干菜,更是过年包饺子、包包子、炸丸子的必备食材。
塘坊村制作粉条有着300多年的历史,虽然近年来机器制作的粉丝因为人工成本不高、价格低廉而大行其道,但该村的手艺人不忘初心,继续坚守自己的传统。他们童叟无欺,勤奋敬业,制作的粉条无香精、无色素、无防腐剂,而且久煮不烂,清香可口,营养丰富,食法多样,宜烹饪、耐保存,深受乡亲们的欢迎,周围十里八村的村民都驾着电动三轮车,来到这里下细粉,有的甚至排上好几天的队。
“红芋饭,红芋馍,离开红芋不能活”,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民的悲催记忆。过去,红芋是村民过冬、活命的保证,每年秋天,家家都要分到几千斤鲜红芋,除一部分窖藏留作冬天的主食外,还有一部分制作红芋粉丝。今天,人们早已丰衣足食,制作的红芋粉丝,除自家放心食用外,还可以出售,也是馈赠亲友最受欢迎的礼物。
制作红芋粉条,要经过精选红芋、清洗粉碎、过滤沉淀、淀粉暴晒、淀粉揣糊、掌瓢漏丝、扒粉捞粉、拿帘子、上帘子、冷冻晾晒等多道工序。
下细粉的场面颇为壮观:在一户人家院子中间的空地上,架起一口硕大的铁锅,下面,熊熊燃烧着劈柴,一大锅水转瞬沸腾,保持滚开状态。各家的淀粉都要按先来后到的次序,静静地排队等待。最前面的淀粉,已经加进适量的明矾,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下细粉的大师傅,雄赳赳地站在锅边的板凳上,左手高擎一个葫芦锯成的大瓢,瓢底被火筷子烫出九个指头粗的窟窿。大师傅的助手把粉团装进葫芦瓢,一只手擎住葫芦瓢纹丝不动,另一只手攥成拳头,轻轻击打左手手腕,葫芦瓢微微颤动,淀粉就从窟窿眼里流出(行话叫做:掌瓢漏丝)。在一米多长的下降过程中,由指头粗细变成细若游丝,飘飘荡荡,下到锅里,在开水中打个滚,就变成粉丝了。锅边,还专门有助手拿着半米长的筷子,把熟透的粉丝及时捞上来(行话叫做:扒粉捞粉),用柳条筐盛起,倒进水槽里,经过冷水降温,由专人缕好,一帘一帘,搭在专用的木棍上(行话叫做:拿帘子),这家的男人、妇女立刻接过来,风一般跑到村口,挂到早已准备好的木架上。第二天,黎明时,粉条被冻成硬邦邦的一坨,村民们拿着小木棍,把结冰的粉丝一帘帘敲散,北风起处,叮叮当当,风铃般悦耳。
那时的乡村,家家都储备着一垛垛晒干的粉丝——整个冬天里,这是农民的当家菜,炸丸子、烧汤、包饺子、炖菜,都离不开它,粉丝是当然的主角,如果偶尔(过年时)能吃上一顿猪肉炖粉丝,足以让儿时的我们口角流涎好几天,肥嘟嘟的猪肉,还有红彤彤、亮晶晶、饱吸了肉汁的粉丝成为童年美味中最为深刻的记忆。
每天,当人们坐到餐桌旁,拿起筷子端起碗,都会和作为菜肴的粉丝如期而遇。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假冒食品层出不穷的今天,想吃到真正绿色、地道的粉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萧县不起眼的一个小村庄,手工艺人们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兢兢业业,为乡亲们打造绿色美食。真正的粉丝,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一如既往地保持低调、从容、朴素的风格,颇有点“守我清标三径绿,让它桃李一春红”的气概。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沛)12月28日,全国铁路运行图迎来了新一轮调整。零时起,将实施新列车运行图。其中,蚌埠至淮北将首次开行高铁列车,从蚌埠南站上车最快需要1个小时40分钟便可以到达淮北;首次开行蚌埠至江...
萧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