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善于运用教材 ▋萧县孙圩子乡神树小学 朱凤芝
新课标指出教材是实施教学的工具,但不是唯一的标准,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合理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单纯地教教材。所以我们应当选择那些对学生来说“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教学内容。怎样合理地运用教材,务必是每个教师所面临的新问题。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在使用教材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一、精读课标,深钻教材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是课堂教学的纲领,考试评价的尺度,所以我们要精读课标,以课标为标准深钻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能力,以新教材的内容为依据,用心去领会教材编写者的真正意图,时刻想着课标的要求是什么,教材的设计目的是什么,从而选择好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与学生进行沟通。
二、数学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数学内容的呈现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要贴进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它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我们应将数学的抽象内容附着在现实的背景中,让学生充分理解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教学立方体的认识时,让学生找牙膏盒、魔方、墨水瓶等,使学生感到生活中随处都有立体图形,并通过这些生活实物非常直观地认识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从而更好地计算出立方体的表面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改编教材,丰富多彩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的理念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静态的、抽象的呈现方式,在把握教材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可对教材适当的变换。
如教学“连加连减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做“开汽车”的游戏。教师边开汽车边进行语音提示:汽车里原有4名乘客,到了第一站,又上来3名乘客,到下一站,下去了2名乘客。这时教师提问:“现在车上有多少乘客?”学生很容易地算出结果,并抽象出算式"4+3-2=5",这样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容易理解算理,切身感受数学的奇妙,同时感受到数学存在于广阔的现实背景中。
四、增加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得到提高
新课标要求,向学生提供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学中我常常根据教材的编排适当增加一些现实生活内容,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得到发展。
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后,引导学生探索:课桌椅摇晃了怎么办?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角度说明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些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增加了知识的动感。
总而言之,教师使用教材是一种极富有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能主动地对教材进行合理再加工,把教材的内涵,所提供的教材资料,通过挖掘转化为教学实践,环环扣住学生,以学生为本,恰到好处地进行点拨,巧妙地引导,让学生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去感受数学内涵、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讯“现在开庭!”近日,随着庄严的法槌声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法庭”在萧县萧城一中正式“开庭”。庭审为全校余名师生上了一堂精彩的法制教育课。本次“模拟法庭进校园”普法宣传,紧贴学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