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坠子戏的艺术特色

拂晓报 2016-10-28 00:00 大字

坠子戏始称“化妆坠子”,起源于中国曲艺、戏曲之乡萧县。以曲艺坠子的曲调为基础,吸收京剧、豫剧的一些表演方法,坠子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流传很广,大江以北,长城内外,均有它的足迹,是传统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2008年,宿州市申报的“坠子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坠子戏的唱腔优美动听,曲调多姿多彩。坠子戏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原乡土气息、艺术个性很强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基本唱腔委婉多姿、丰富多彩,抒情性很强,大气动人;花腔小调幽默诙谐,衬词衬腔优美华丽;悲苦的“大寒韵”可催人泪下。坠子戏的唱腔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坠子戏的表演是从模拟当地农民日常生活与劳动的习惯动作中提炼出来的,偏重于写实、无拘无束、自然流畅,受传统戏曲表演程式化框框的影响不多,它的表演粗犷泼辣,外野内秀、热情奔放,有着较强的乡土化民间舞蹈的色彩。

坠子戏还擅演生活小戏,常给人以扑鼻的泥土芳香。土而不酸,土而不俗,汁纯味厚,具有一种广阔田园的自然美。善于表现淮北人善良、朴实、豪爽、耿直的性格特征。坠子戏表演艺术的生活化、情趣化,说唱结合的艺术特色,丰富并拓宽了戏曲艺术原生态的表现形式。坠子戏的语言来自民间,唱腔来自说唱艺术,与淮北人民的生活习俗息息相关。坠子戏把淮北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动人的故事加以整编提炼,以戏曲的艺术形式重现在舞台上,从而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戴。黄淮一带群众素有“不打场、不犁地,都要去听坠子戏”的民风。

(记者  付雪芹)

新闻推荐

萧县四项机制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本报讯萧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积极完善“观摩调度”、“工程推进”、“责任落实”和“资金保障”等四大机制,奋力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战略转换,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形成良性发展格局。完善...

萧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萧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