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法官心中要时刻装着案件 记泗县人民法院长沟法庭法官殷来

拂晓报 2017-06-02 15:20 大字

这是一个只会埋头苦干,不善言辞的“老黄牛”式的法官,“笨拙”的语言表达,往往“词不达意”,与人们印象中思维严谨、口若悬河的法官形象不符。但这就是他的“特点”,面对法律以外的人和事,显得有些拘谨,只要一回到审判台,面对双方当事人,在化解矛盾、定纷止争上,他是一把好手。他就是泗县人民法院长沟法庭法官殷来。

1996年,殷来从部队转业后进入法院工作,没有专业背景,不懂法律知识,当书记员的他十分羡慕那些能够“坐堂审案”的法官们。为了使自己尽快走上审判台,他买来教材自学法律知识,没日没夜地埋头在浩瀚的法律知识的海洋中,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后,终于如愿通过司法考试,取得从业资格。

俗话说,笨鸟先飞。由于电脑操作不太灵活,打一篇判决书或调解协议书,要花费大量时间,为了节约时间,他都会事先把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纠纷事宜等内容输入进去。“如果调解成功了,要趁热打铁,需要马上出具调解协议书,利于案结事了,也利于事后执行工作的开展。”殷来说。

军人出身的他,在审判工作中,也保持了雷厉风行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遇到疑难复杂案件通宵达旦加班加点,甚至带病坚持工作也是常有的事。2015年初,殷来患上了急性腰椎病,而当时恰逢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农商银行,金融类案件剧增,面对这一情况,他果断办理了出院手续,在上下车都直不起腰的情况下,坚持工作,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窘境。

“殷法官业务能力非常强,特别是在调解方面,可以说是法官中的调解能手。”大庄镇法律服务所法律工作者尤本义说。“我以前和别人有经济纠纷,案件由殷法官主办,他办事公平公正,帮我挽回了不少损失。”当事人李素侠说。两度在长沟法庭任职,让殷来在当地群众有着良好的口碑。

殷来说,做法官心中就要时刻装着案件,装着当事人。正是因为有着这一信念,他时时刻刻想着该怎样才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一天,在下班路上,殷来看见道路两旁的房屋正在拆迁,他心头一动,或许在被执行人中也有拆迁房屋的,那不就有拆迁补偿款了吗?带着这种想法,他立即联系多起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嘱咐他们多方留意被执行人家中是否有拆迁房屋。由于等待申请执行人提供对方有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过程漫长,殷来经常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加班查询被执行人信息,果然发现一起民间借贷案件的被执行人孙某家中有一处拆迁房屋。得知消息后,殷来带上法警火速赶往银行对被执行人账户进行查询、扣划。不料还是晚了一步,原来孙某已将补偿款转移到了女儿小孙名下。这样一来,在执行时小孙就要申请执行异议,这又要拉长“战线”,耗费人力精力。为了节约司法资源,殷来从法律和情理上苦口婆心,耐心做小孙的工作,终于使其承认该款项属于其父,并同意放弃该补偿款。殷来又做申请人杨某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杨某同意少要5000元。

殷来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同事们也纷纷向他竖起了大拇指。“在泗县法院他是公认的‘行走的法典\’,他办理的案件定性准确,分析也非常透彻。有时候遇到一些复杂的案件,或者棘手的问题,只要请教到他,他都会如数家珍地把相关法律法规拎出来。”长沟法庭庭长王颖如是说。

他不在乎个人得失,也不计较职级待遇,他乐于奉献,坚守基层,正是因其出色的表现,才使他有很多机会回县级法院。但他选择了坚守,因为他对基层充满感情,这就是不忘初心的最好诠释……

文/图本报记者付雪芹

新闻推荐

赤脚医生的乡村情怀

(上接第1版)当地群众很多人都说,丁医生的号码可得记住,这可是救命的号码。2009年11月的一个深夜,雨下得出奇地大。丁陈村70多岁的丁周氏,儿子都出去打工了,只有她一个人在家,夜里10点多钟的时候,她觉得胸...

泗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