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2013年1月7日在宿州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张曙光
市长张曙光在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记者 武正润 摄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加速崛起的奋进历程
市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四年,是宿州市经济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协调、民生不断改善、文化日益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的四年。全市上下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牢牢把握主题主线,齐心协力、苦干实干,圆满完成“十一五”目标,开启了加速崛起的新征程。
——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至上,着力优化经济结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连跨五个百亿元台阶,由483.3亿元增至910亿元,年均增长12.9%;财政收入连跨六个十亿元台阶,由27.4亿元增至83亿元,年均增长32%;三次产业结构由31.7:31.4:36.9调至26.4:41.2:32.4。工业主导作用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116亿元增至248亿元,年均增长24.3%,净增产值超亿元企业129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户,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51.3%。创建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38件。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获批,为全省唯一。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埇桥区跻身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砀山成为国家级出口果蔬质量安全示范区。萧县荣获中国面粉加工强县称号。规模养殖比重达61%。农产品加工产值由259亿元增至600亿元,农业产业化综合水平居全省第一。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329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500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林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埇桥、砀山位居全省林产业十强。粮食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增加值年均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41.3亿元增至267亿元,年均增长17.3%,家乐福、合百大等企业相继入驻,“万村千乡”工程实现全覆盖。文化旅游、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加速,萧县、泗县跻身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先进县,35个乡镇工业增加值超亿元,25个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
——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统筹协调,着力加大有效投入,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80亿元,年均增长30%,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332个,“5161”项目库储备规模达1.3万亿元。京沪高铁、泗许高速一期建成通车,宿淮铁路、徐明高速、泗许高速二期、济祁高速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达213公里。“数字宿州”、“无线宿州”建设步伐加快,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2.2%、93.8%。建成220千伏变电站5座、110千伏变电站6座。全力推进城镇扩容,城镇化率达34.6%。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获批。市区累计投资400亿元,实施重点工程600项,新建、续建道路160公里,着手实施新汴河城区段治理、清水工程,人民路、拂晓大道、洪河路、淮河路跨铁路立交桥、三角洲公园等建成使用,大外环部分路段实现通车。加强城市管理,实施“五化”工程,新增绿量550万平方米。完成市区出租车更新换代。统筹推进县城和特色镇建设,灵璧、泗县、砀山政务新区和萧县凤城新区基本建成。15个乡镇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示范镇。农田水利建设三年恢复性工程顺利完成,三年提升工程加快实施,五个县区均为全国小农水重点县,灵璧跻身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美好乡村建设扎实推进,“村村通”道路工程完成5082公里,完成农村清洁工程59个、饮水工程286处、危房改造2.3万户、环境连片整治10个村,创建省级生态镇3个、生态村23个。
——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活力不断彰显。人事制度、公共财政、医药卫生、文化体制及农村综合改革稳妥推进。市演艺集团组建完成,“营改增”试点顺利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市工作扎实开展,徽商银行、淮海村镇银行入驻,灵璧农商行获准筹建,本富村镇银行、皖兴产业创投中心挂牌,4家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新组建交投、工投、教投等多个融资平台,新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10家、保险公司17家、小额贷款公司7家,金融生态县创建活动扎实有效,四年累计存贷款实现翻一番,贷款余额增长2.3倍。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利用外资年均增长48%,累计到位内资超1600亿元,引资总量、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成功举办灵璧石文化节、黄淮海农资博览会、梨花旅游节、泗州戏艺术节、国际防腐蚀大会等节庆会展;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灵璧、萧县被徽商协会评为最佳投资区域,埇桥、泗县入选苏商最具投资价值城市。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海关、国检开展正常业务,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46.9%。各类开发园区发展势头迅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现代制鞋产业城、纺织服装产业城、中国宿州(深圳)家居产业园高起点建设,宿马现代产业园区启动迅速,各县区开发区、22个新型乡村工业园、30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呈现旺盛活力。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新增民营企业3844家、个体工商户3.8万户。
——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899元增至2万元,年均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671元增至6578元,年均增长15.7%。各类民生支出335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80%以上。民生工程投入资金140.4亿元,工作成效跻身全省先进。连续两年共实施19件惠民实事。新增城镇就业16.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8.9万被征地农民实现应保尽保,“五险”参保人数达到169.8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高度关注特殊群体,发放城乡居民低保金11.5亿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逐年提高,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57个,社会福利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基本建成。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余套(间),廉租房配租5000余套(户)。农民工技能培训达15万人,完成200个村的扶贫开发任务。
——四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和谐发展,着力创新社会管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科技项目108项,申请专利2256项,市及埇桥、萧县、砀山、灵璧通过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投入15亿元,实现城乡同步免费义务教育,受益学生300多万人次。泗州戏学院开始招生,宿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人才培养评估验收。中小学布局加速调整,教育园区启动建设,皖北卫生职业学院即将获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皖煤总医院、矿建总医院实施属地管理,市立医院新院区开工,三家县级医院实施整体搬迁。新农合参合率达97.6%。重大传染病防治取得明显成效,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市称号。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渔鼓道情》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博物馆、民间艺术馆建成开放,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完工,各县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农家书屋、文化站实现全覆盖。萧县、砀山入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灵璧被命名为中国十大文化特色旅游名县、中国观赏石综合基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涌现出最美孕妇、全国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双向推进,全民健身中心开放使用,体育馆建设加快,成功举办国际女子网球巡回赛。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连续三年在全省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森林覆盖率达27.9%,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8万吨,节能减排完成省控目标。持续加大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价格调控积极有效。深入推进“书记带头大走访”,信访秩序持续好转。平安宿州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安全感稳步上升。“五五”普法通过验收,“六五”普法启动实施。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地方志工作得到加强,科协、气象、防震减灾工作扎实有效,妇女、儿童、老龄、红十字、残疾人事业实现新发展。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近一段时间以来,泗县警方接群众报警称:有不法分子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诈骗等非法活动,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秩序,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微信”是腾讯...
泗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