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的口子

皖北晨刊 2019-10-24 16:35 大字

自唐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设置宿州,至今1200多年,经官府治理,州城外环护城河,内筑耸立的城墙,按方位开有四门:望淮门、阜财门、连汴门、拱辰门,可谓固若金汤。日寇入侵肇始,战争的炮火将宿州的城墙、城门毁之一旦,城门所在之处成为通行的路口,有三处分称南门口、北门口、西门口,只有东门形成两个口子,称之为大东门、小东门,把“口”省掉了。城中心南北大道与东西方向两条街道交汇之处称之小隅口、大隅口,原州治前方街道则称衙门口。州城历经千年,成为一方繁华之地,小街道纵横交错,不再称街而称巷,交叉路口则称巷口了。

1957年我考进宿城一中后,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经常要走大街口穿小巷口。口子有宽有窄,都与街巷相互串连,四通八达,在没有公交车的年代,或上班或上学,为了赶时间抄近路,大多不走大街,而是进口子走小巷,左拐右弯,走过几个口子,便很快到达目的地,比较方便。当时,我们走得最多的是从胜利路过青龙巷口到中山大街,再穿过花墙巷口,就到了大河南街口的人民电影院,那是中小学生喜欢的最佳娱乐场所。

1968年,我从江南调回淮北宿县,先后住过水巷、竹竿巷、一人巷、白衣阁巷口边的房子,因为空气通畅,巷口便成为附近居民夏天乘凉的最佳之所。一到傍晚,便有人早早往地上洒水,水很快被滚烫的地面吸收,很快就凉快了些。吃过晚饭的人们,或摆一张竹床,供一家老少几口享用;或放一条长凳,可由三四人落座;或拿着小板凳、马扎子,哪里风大就往哪里一坐。街坊邻里一边摇着蒲扇、芭蕉扇,话着家长里短,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交流着耳闻目睹的人生百态,也闲聊着陈年旧事。不安分的孩子们则在巷口人堆中穿梭。那种市井生活,温馨、惬意,日常的烦心事大多从这里得到纾解。

白天,街巷的口子也是一个世界。白衣阁巷口有口老井,水虽然不能饮用,但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打水,放松手中的绳子,水桶“扑通”一声落入水面,绳子一晃,水桶倒翻,水很快灌满,双手交替上拉,一桶水便提了上来,洗衣的、淘米洗菜的就在井边“开练”,搓衣声、捶衣声伴着说笑声,如杂乱的交响乐,热闹非凡。一切完毕,再提上一桶水回家供刷锅洗碗等日用。水巷口有个茶炉,一位姓凌的老人,砌了一排老虎灶10个灶口,每个灶口都有一把炊壶,始终有一壶水保持沸腾状态,来人灌满一竹壳水瓶,放下一个水牌便走,非常方便。

最热闹当数城隍庙巷口,这里是人来人往频繁之地,也是居民养家糊口的风水宝地。这里的门面格外俏,菜摊、肉案、鱼档、小吃店、日杂店布满两边。即使一点空地也不会白白地闲着,刻章的、补鞋的、修钟表、配钥匙的在此长驻,剃头挑子见空插足,刚放稳便有人光脸剃头。不时有提篮妇女见空就蹲下来叫卖新鲜鸡蛋。进入严寒的冬日,巷子口便有一位老者拉着烤炉驻足,炉口摆着烤好的红薯,散发出诱人的焦糖甜香,令人难忘。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的发展,房地产业兴旺发达,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耸起,古井填没了,小巷渐稀了,那曾经涌动着生命、充盈着人情味的街巷口子渐渐逝去,新生的是现代化城市,在科技的飞速变化中,人们藏身高楼的寓所里,在虚拟世界进行交流,生活在前人不敢想也想不到的迷幻风景中。

时学爱

新闻推荐

健康讲座走进观李社区

10月15日上午,埇桥区东关街道观李社区联合安全健康教育中心安徽省分站,共同开展“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市民教育知识讲座,倡...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