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老旧街巷让百姓实现宜居梦■喻雅洁

拂晓报 2019-09-18 11:30 大字

路面坑坑洼洼、垃圾随意丢弃、小区路灯不亮、私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流动商贩随意出入、人居环境脏乱差…… 这些老旧小区普遍具有的规划滞后、配套不足、设施老化、服务短板等通病,因为时间长久的原因,这些旧设备旧设施给居民带来的安全隐患更是越来越大,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有的老旧小区物业管得很差,甚至根本没有物业管理。在这样的情况下,老旧小区的改造治理问题成为了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硬骨头”难啃,但该啃!2017年底,住建部在厦门、广州等15个城市启动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老旧小区改造,看上去是基础建设项目,实质上是社会治理工程,是一项群众期盼强烈的民生工程,更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稳投资举措,因为我们还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改造和基础设施的改造、服务设施的健全,拉动居民改善自己家的室内设施,这是一个一举多得的工作。老旧小区改造好让人们的居住环境条件得到改善,环境变得优美,生活也会更幸福,精神文明的建设水平自然会提高。

2018年以来,宿州市在面临着改造资金筹措难度高、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等改造问题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城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倾听不同声音,面对改造过程中的不同诉求,精准施策推动,满足群众需求,统筹推进老旧住宅小区内的社会民生服务设施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多层住宅增设电梯、水电线路更新等专项改造等,又有拆违拆临、杆线整治、道路修复、照明完善及线路更换、停车场及休闲健身活动区域拓展等安排。同时,除了改善、维护小区秩序,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外,还要协调社会各个方面,解决一系列的矛盾,创造出和谐的人文环境。真正让众多小区居民告别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的困境。 

如今,宿州市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环境变美了,配套设施更多了,小区的“面子”得到了大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了,提升了城市的良好形象。“现在的小区经过整治,怎么看怎么舒服,还有地方健身了,这是以前我想都不敢想的,好政策说来就来了!”社区居民韩四振感慨地说。

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成功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小区居民的角度,主动问计于民。在整治前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确定整治改造内容,形成整治方案;整治过程全程接受群众监督;整治完成后听取居民对整治改造效果的意见。整个整治改造过程实现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自然会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为确保综合整治改造的效果得到长期维持,宿州市唯一主城区——埇桥区建立长效机制保证整治成效,对基础条件较好的老旧住宅小区,优先进驻红色物业,为居民提供优质物业服务;对条件不具备实行专业物业服务的老旧住宅小区,提供以保洁、秩序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让更多居民实现宜居梦。

2019年底将完成20个老旧小区改造,助推宿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再上新台阶。相信,随着一批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的推进,环境优美、物业服务全面、功能齐全、设施先进的靓丽小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给居民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良好心理感受,成为彰显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窗口。

新闻推荐

检查校车安全 保障学生平安

9月12日,交警部门联合埇桥区公安分局时村派出所联合对辖区7所幼儿园的8辆校车进行安全大检查。检查中,民警采取翻阅资料档...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