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不改使命不变 消防人见证“红门”变迁

皖北晨刊 2019-08-29 16:24 大字

近期,热映电影《烈火英雄》向观众生动展现了奔忙在火场一线、守卫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消防救援人员的光辉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他们的身份从消防兵转变成消防员,在不断变化的服务和工作环境中见证了“红门”的变迁。

1999年,18岁的权涛从部队来到刚成立不久的埇桥消防中队,成为一名消防兵。当时,整个中队只有30多人,车库内两辆消防车平时大概只能装两三吨水且功能较少,配套的空气呼吸器也很少,大家穿戴的战斗服、帽子比较简陋且防护性能较差,一般能使用的工具只有撬棍、钳子之类的,装备的落后大大影响了抢救的效率和安全性。

装备简陋,居住条件也很艰苦。刚进中队时,权涛平常休息的床是用砖头和茅草搭建而成的,只有一个大活动室可以放映电视,冬天洗澡用凉水,这和现在配备木板床、热水器、空调的优越条件有着天壤之别。权涛介绍,2007年,经公安部批准,埇桥区消防科与埇桥消防中队合并成立埇桥区消防大队,现在又改名叫埇桥区消防救援大队。目前,大队下辖埇桥、汴河2个中队和东昌路1个小型消防站,拥有80余名队员、15辆各类执勤车。

“以前出去救援的氧气瓶都是钢化的,好几十斤重,背在身上不仅累还磨皮,现在瓶子都换成新式材料的了,轻便了不少。”2012年,当了5年消防兵的张宇从安庆消防部门来到汴河消防中队,现在又就职于埇桥消防中队。提到救援装备的改进,他说,现在配备的消防车比以前存水量增加了,还带有云梯和举高喷射功能;穿戴方面,战斗服采用防火材质,穿着更舒适;无人机的科学投入也对侦查现场火势提供了很大帮助。“这几年,队里招聘的合同工学历也比以前的老消防兵要求高了,一线消防队员每年还要接受培训,硬件和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也让我们整体队伍的战斗力显著增强。”张宇说。

此外,随着城区面积和人口不断增加,消防队伍的工作范围和功能也在扩大。张宇说,除了日常处置火灾事件,交通溺水抢救、孩子夹脚破拆、开锁找宠物、疏通下水道等救援服务也比原来增加了,一线消防人需要掌握的技能也更多更强。“改制之后,我们从公安部门整体移交至应急管理部门,虽然服装从‘橄榄绿’变身‘火焰蓝’,但是身上的职责始终未变。”张宇表示,换装不换使命,他们将继续履行职能,守护一方平安。记者詹翔

新闻推荐

倡导文明养犬共建和谐家园文/本报记者刘春艳图/马峰摄

8月23日上午,市民在宿城仁爱动物诊疗中心办理犬只标识牌。据了解,自7月中旬起,犬主本人携带身份证、犬只免疫证以及犬只到免...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