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业联合体引领埇桥区脱贫深度发力
妻子一级残疾,自己多病,女儿智力残疾。埇桥区朱仙庄镇朱庙村张朝阳一家因此成为深度贫困户。2016年,潘家印、王晓伟、魏华等6家家庭农场,在朱庙村、李家村承包5000亩土地,组建宿州市仙湖花田现代农业新型联合体,张朝阳、李德秀等72家深度贫困户,成为这家联合体第一批签约务工人员,贫困户曹海云等157人就地就业,并带资入股分红。
埇桥区有190万人口,深度扶贫基数较大,为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埇桥区率先在全国先行先试,构建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为基础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这种联合体运营模式,2017年10月被农业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文件向全国推广,荣登2017年全国三农十大创新榜。
近日,见到张朝阳时,他正在和其他42名贫困户,在一个60米长,20米宽,6米高的车间内整理中草药。“一天干8小时,工资70元,风不着,雨不着,都是些轻来轻去的活。”张朝阳等贫困户对自己的这份工作十分满意。66岁的张朝阳家里有8亩土地,2016年联合体成立时,他将土地每亩每年1200元租给联合体,自己每年有2万元左右务工收入。“土地有租金,上班有工资,俺这小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张朝阳非常兴奋地说。
“过去农民流转土地只是零星流转,每亩地年租金仅有300至400元。”朱庙村党支部书记沈家亮说,现在联合体大规模流转土地,每亩年租金1200元,全村106家贫困户的1360亩土地,仅年租金就增长近百万元,全村贫困户就地就业务工收入达到200余万元,不仅有利于稳定脱贫,也有利于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家不要认为卖桃的钱已经装进腰包里,而放松桃园夏季管理,现在一定要掌握好修剪、打药、施肥三要素……”这是近日栏杆镇大旺村技术员为徐路等近20家贫困户进行的田间授课。2014年深度贫困户徐路种了4亩黄桃,几年下来算算总账,力没少出,汗没少流,钱没少花,就是口袋里的钱不见多,去了灯钱无火钱,前几年就算白忙活。2016年,徐路加入了区林业局在栏杆镇成立的一家现代林业联合体。从此,购苗、购药、购肥等,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操心,而且种植成本每亩地也比过去减少200元以上,今年种植的6亩优质黄桃亩效益近6000元。“现在这家新型农业联合体,已成功将全镇13家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优化组合,种植面积由三年前的不足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1.03万亩,带动周边8个贫困村的900多家深度贫困家庭脱贫。”区林业局长营飞介绍。
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探索,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86家,经营土地规模39.2万亩,全产业链联合体14家。去年以来,这些新型联合体通过务工带动、资金入股、订单采购等脱贫模式,积极带动2.97万户贫困户实现脱贫。郑杰
新闻推荐
强化住房保障努力实现住有所居 访市房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成远
“为进一步加快宿州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宿州市出台了《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措施(试行)》,对农村转移人口住房保障中...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