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文明城同庆幸福年

拂晓报 2019-01-02 11:48 大字

廖丽 摄

世易时移,过节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文明。在宿州这座有大爱、有品格、有力量的城市,文明过节的氛围持续充盈,大街小巷处处彰显着文明、洋溢着幸福。2019年春节将至,为进一步树立文明新风,改变生活陋习,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引导广大市民过一个文明健康、欢乐祥和的节日,本期《生活专刊》特别策划文明过节专版。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除陋习、齐心协力树新风,为争做“文明有礼宿州人”而共同努力!

低碳节俭过绿色节

■屈海波

时在岁末,春节在即。中国人有红红火火过大年的传统,让年节热闹喜庆一点,让年味浓郁隽永一些,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民俗精神的礼赞。节日期间,人们一般会走亲访友、共享美食、开怀畅饮等,这些节日的“仪式”,让过节的气氛更加浓厚。但是,人们在庆祝节日过程中,难免会将一些陋习带进来,与文明节俭过节的新风尚格格不入。 近些年,逢年过节全家到饭店聚餐已成为时尚。到饭店订个桌,既不要买菜去做,劳心劳力;又不要刷锅洗碗,打扫卫生。可在饭店聚餐,仅仅是大家赶到饭店吃一顿饭而已,缺少家人交流的过程。饭店的饭不仅比自己买菜在家做的贵得多,更重要的是在饭店吃饭,让年味淡了很多。其实,这个办年货的过程就是一个喜悦幸福的过程。你看,为过年,到菜市场采购食材,看到琳琅满目的年货,买自己喜爱吃的东西,心里是一种愉悦;为过年,蒸馍、炸丸子、擀麻叶子、剁饺子馅……一边忙碌着一边快乐着;过节这天,父母、兄弟姐妹、孩子都聚在一起,大人洗菜、切菜、配菜、炒菜,小孩看电视、打游戏、吃瓜子,其乐融融。吃过饭,大家又聚在一起打打牌,娱乐娱乐,晚上还在家里聚。第二天依然如此。如此以来,亲情愈发浓郁。所以说,我特喜欢这种传统的过年过节方式。

在环保过年上,多年来我坚持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虽然很喜庆,给节日增加了浓浓的氛围。但燃放爆竹容易造成伤亡事故,放鞭炮产生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造成环境污染。目前环保形势严峻,为保卫蓝天,城区禁放烟花爆竹。不放烟花爆竹,一是省钱,二是环保,三是不会在大年初一的凌晨,把睡得正香的人震醒。

千百年来,人们在追求节俭美德的路上从未停止,哪怕是处于物质丰富的时代,节俭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比如说,在家风教育中,父母以俭立身,则孩子也将以俭养德。在向小康生活迈进的中国,仍然有一部分人还未脱贫,仍然需要社会的关爱,而我们弘扬节俭的美德,其实就是对他们一种无声的援助。

文明新风过快乐节

■张成伍

青山拂新风,绿水映古城。新的一年文明宿州驶上创建快车道,在宿州,迎新年最打动人的是普通百姓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家园意识和昂扬进取精神。

过去的一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宿州市的目标就是要在打造“文明宿州”这个品牌的同时,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按照“以人为本、上下联动、全民参与、和谐创建”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思想道德建设这个核心,以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以营造创建氛围为抓手,动员社会力量,切实提高创建质量。在推进城市文明提档升级的进程中,各类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给市民生活、出行带来了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和实惠,更提升了群众对这座城市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同时,围绕创建,宿州人正在悄悄改变。闯红灯的少了,你扔我抛的现象不见了。医院、商场、出租车公司等窗口行业文明服务,政务服务中心办事效率在不断提高,服务也更加热情。据悉,为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宿州市坚持将市民教育贯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始终,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创建文明城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区创建办组织开展了“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主题教育活动,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开办市民学校,成立宣讲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政策形势教育。依托创建文明城市开展集中宣传活动,有关部门还先后组织开展了道德规范进家庭、进社区、进村镇及“我做文明小公民”、“文明小使者”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等,集中宣传报道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及时总结经验做法,跟踪报道工作成果。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文明市民”、“文明家庭”、“宿州好人”等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在全市上下掀起向“文明市民”学习的热潮,进一步推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市民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参创意识明显增强。违章建筑拆除了,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讲文明、不讲卫生的现象不见了,市民安居乐业,心情舒畅、邻里和睦。社区盛开文明花,换得春风惠万家。

以人为本是城市化的灵魂。市民的文明素质在教育中培养、在实践中塑造、在管理中强化、在环境中熏陶。从国家创建体系标准来看,文明城市创建首先考虑的是人的因素,各项创建体系标准的设计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点都是为了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文明城市创建的关键是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只要我们每个市民的文明素质提高了,宿州也就真正成为一座文明城市。新的一年,将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文明出发点和落脚点,振奋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作为市民中的一员,新的一年,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以文明的标准要求自己,以高尚的道德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时处处做一个文明人,传递社会文明的正能量。 

弘扬传统过文化节

■薛楠

今年的元旦过后,差不多就到了农历的腊月,新年愈发近了,日复一日的忙碌,不曾留意过时光的飞驰,不知不觉间一年已然悄然而过。近年来感觉过年亦不过是商场中的“买买买”和酒桌上觥筹交错中的吃吃喝喝,过大年,总感觉少了儿时记忆中的欣喜,少了些儿时记忆中的味道,少了过年独有的味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年”并不是一个节气,王安石《元日》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它代表的不仅仅是春暖花开的伊始,它是华夏民族传统、祥和、普天同庆的佳节,它承载了华夏大地上人们太多的情感祈盼,“年”文化传承了数千年,绝不应该只是或变成商场里的“购物节”和餐桌上的“美食节”,它不应该是物质上的享乐,应该有更多的传统文化味道和情感内涵。

人们现在生活水平提升了,不再愁吃愁穿了,从物质上来讲天天都像过年,真临近新年,年味却淡了,过年逐渐成了度假的节日,成了同事、朋友聚会的由头,总在吃吃喝喝、烟酒缭绕中度过,带着疲惫和索然无味结束,年复一年,却总感叹年没了当年的味道,没了欣喜,也没了回味。儿时总是盼着新年的,不单单是有好吃的饭菜和新衣服可穿,记忆中的“过大年”是有味道的,那年味是热闹,是走亲串邻的拜年,是亲戚家人可以团聚,老人有儿女环绕陪伴,年味是人人脸上都洋溢的开开心心,是门墙上红红火火的春联,是温情满满的人情味……作为我国最具传统性的盛大节日,人们总对新年寄托着太多的情感,其中饱含着对新年辞旧迎新的期待,饱含着对于新春新开始的祈盼,饱含着浓郁的喜庆氛围。人们开开心心购买年货,也是饱含着对于过去一年辛劳的自我慰藉和对于家庭共同分享的开心,一切都是为了家人年夜里团团圆圆的天伦之乐,人类最原始、最真挚的亲情。

“年味”是这个传统佳节最精髓的内涵,不是靠花钱购买的,不是靠礼物来伪装的,年味可以很简单。年味就是父亲张罗的那一桌好菜和母亲忙前忙后准备年夜饭中的饺子,就是全家团聚闲聊、子女陪伴老人共享天伦的气氛,就是一家几代同堂、共享一桌团圆饭的喜悦,就是门上的春联和房梁上灯笼满院红火的温馨,就是洋溢在每个人脸上充满希望充满幸福的笑容,就是无论走在街上还是乡里都处处可见的传统……这就叫年味!

新年临近,多一些文化内涵,多一些亲情陪伴,把“年味”从饭店搬到家里,亲手做几样家常小菜,敬老人一杯酒,陪老人守岁,不用去大商场大肆的消费,就用最传统春联、大红的灯笼装饰一下墙里墙外,大年初一给老人们磕头拜个年,出门给邻里亲友们真挚的祝福,还给节日以本质的温馨,还给过年本来的味道……

本版图片:本报记者 董虎 马峰 摄

新闻推荐

全市河长制湖长制落地见效

本报讯去年以来,宿州市围绕“深入推行河长制,全面实施湖长制”,进一步完善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积极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

宿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宿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