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加大管控力度 禁烧再传捷报

安徽日报 2016-09-05 00:00 大字

“真没有想到,今年午收期间,我们的空气质量这么好,没有闻到一丝的小麦秸秆焚烧的味道。”朱仙庄镇王先生高兴地说。据省大气办公布空气质量获悉,禁烧期间,宿州市区的空气质量平均指数是47,为优,这是宿州市埇桥区自开展禁烧工作以来,空气质量最好的时期。

埇桥区是全国农业大区,近年来,该区把禁烧工作作为系统工程来推进,按照“推广新技术,提升作业水平,降低收种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坚持“区级统筹、乡镇负责、村为主体、分类指导”的原则,通过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的技术路线,农机农艺的升级换代,技术的演示推广,举全区之力开展秸秆禁烧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

禁烧期间,全区上下将夏收夏种和秸秆综禁做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来抓。前期,召开了由区、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禁烧千人大会,全面动员部署午季禁烧工作。市委常委、区委书记王启荣、区长张建军多次深入乡镇督查工作开展情况;分管领导不分昼夜,披星载月逐乡、逐村督查工作准备情况;四大班子包保领导吃住在村、坐镇指挥;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调度会,安排部署抢收抢种工作,要求各乡镇、街道纷纷利用一切力量,限茬收割,成立志愿服务队帮助农民收,帮助农民种,做到收一块,种一块,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抢收抢种,带着农民干,指导农民干,做给农民看,以种促禁。

该区注意农机农艺融合,以“种”谋“收”。结合往年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三夏”农机化技术路线。除部分秸秆打捆留作牲畜饲料和秸秆发电外,联合收割机一律加装碎草器,限茬收割,板茬直播;全区实现小麦联合收割机、新型复式机械秸秆处理、播种一体化作业。在制定好技术路线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广大农民的推广和宣传,明确要求各乡镇切实加强新机具新技术培训与演示力度,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深入人心。特别是对大店、时村、解集、桃沟、顺河、永安6个重点乡镇,明确要求技术演示实现“全覆盖”,午收夏种期间,全区共开展技术演示519场,通过实际演练,真正让群众认识到“不烧也能种”,进一步打消了群众的顾虑。

该区将宣传引导作为禁烧前期的主要抓手,要求各乡镇制定完善的秸秆禁烧宣传方案,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模式,立体式、全时段开展宣传。组织乡镇、村和区直包保干部走村入户,向群众发放《禁烧宣传手册》、《致农机手一封信》,在每一份手册上印编号,禁烧结束后进行抽奖,既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也检验了工作落实力度,确保禁烧政策不漏死角、不留盲点。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提高农民秸秆禁烧的法律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自觉性。

该区加强禁烧网格化管理,以乡镇和行政村为单元“挂图作战”,每个网格、每个地块均明确户主姓名、收种方式、禁烧措施、秸秆处理、作物种植意向、农机保障以及市、区、乡镇、村四级包保责任人员和联系方式等,做到任务明确、措施明确、责任明确。

全面做好应急保障,筑牢禁烧“最后一道防线”。每个乡镇、街道做到“三个一”,即,制定一个切实管用的应急预案,建立一支应急分队,配备一套必要的器械装备,随时待命处置突发性秸秆焚烧现场;要求每个村组建30-50人的村级应急小分队,落实必要的灭火工具,实行全天候24小时严防死守、巡查和值班,做到“交接班,手拉手,你不来我不走。”一旦出现火情,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灭火,特别是在预防收割机械自燃情况方面,要求每台收割机都必须配备灭火器,由地块包保人员负责监督。要求各乡镇街道按照不少于每亩3元的标准拨付给各村(居),作为禁烧工作人员巡查、灭火等专项经费,确保禁烧工作万无一失。

坚持高效督查,全区成立9个督查组并分赴各乡镇、街道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坚持“一天一督查,一天一通报”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督查组组长会议,解决督查中共性问题。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立即整改。

禁烧工作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比较,秸秆还田,未烧地块农作物产量较以往大面积焚烧秸秆地块的农作物产量有小幅提升,小麦、玉米每亩分别约增产110斤、130斤左右,增加产量的50%得益于禁烧带来的土壤改善。

新闻推荐

倡树先进典型 凝聚榜样力量

8月19日,宿州市埇桥区“典型在身边,我在群众中”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永镇乡举行。来自大营镇和永镇乡的近百名基层党员聆听了报告会。动人的故事,精彩的演讲催人奋进。报告会邀请全市优秀共产...

宿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宿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