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家新事·“生态种植”进扶贫课堂

安徽日报 2016-08-11 00:00 大字

本报记者 何雪峰本报通讯员 郑 杰

“桃子都收获了、卖掉了,是不是就可以放松对桃树的管理了?我们今天要好好破除这个误区。 ”8月1日上午,在老海寺国有林场附近的黄桃生产基地,宿州市埇桥区黄桃技术顾问李洪茨给贫困户们讲授桃树后期生态管理技术。这样的课由政府部门邀请农技专家举办,地点就在田间地头,当地贫困户称之为“扶贫课”。

旁听扶贫课的有栏杆镇张町村、解集乡龙山村等4个行政村的近百名贫困群众。几年前,埇桥区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在老海寺国有林场东侧建立了2000亩黄桃生产基地。在“一个项目脱贫一片”的思想指导下,如今,黄桃种植面积由原来的2000亩,发展到现在的8000多亩,带动周边800户农民走上脱贫路。不过,由于科学种桃技术存在欠缺,贫困户增收出现了瓶颈,亟须农技专家点拨。

“乡亲们,夏修比冬修更重要,通过修剪,把当年生的多余枝条去掉,保证果树主干正常生长,为明年高产丰收奠定一个通风透光的良好生态环境。”李洪茨左手拿着话筒,右手拿着剪刀,不停地讲解示范,“修剪时,要掌握住去弱留强、上疏下密的原则,要从枝条的根部剪枝,不要留茬。 ”

在贫困户贺为德的桃园里,李洪茨对老贺的做法表示认可。“使用有机肥种出的桃子,不但色泽鲜亮,耐储耐运,而且绵柔香甜。”李洪茨反复向贫困户强调,种植水果,千万不能“省了盐坏了酱”,多掌握科学生态种植技术,才能更快地拔穷根摘穷帽。

正是走生态种植这条路子,今年贺为德的2.6亩黄桃卖了2.1万元。贺为德过去是远近闻名的困难户,近年来,他用村里免费提供的桃树苗搞起了生态种植,并虚心向技术人员学习如何施农家肥和生态防控,尝到了甜头。

“现在给大家介绍一种省钱、省力的生物防控办法。 ”见贫困户大多接受了生态种植,李洪茨有了精神……贫困户们一边用小本子记,一边激动地说:“俺们就按专家说的干,往后的收成就有指望了。 ”

新闻推荐

南关街道 志愿服务蔚然成风

宿州市埇桥区南关街道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使志愿服务活动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一道靓丽风景线。发挥社区志愿者在文明创建中的作用。在文明创建工作中,社区居民志愿者是一支不可...

宿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宿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