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

拂晓报 2022-02-22 09:13 大字

本报讯  对于每一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来说,能够配型成功捐献一次造血干细胞已经很了不起,而能够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更是极为难得。在灵璧下楼镇就有这么一位“95后”小伙,2021年6月、2022年1月先后两次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履行了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时的生命之约。

1999年出生的李明,出身于灵璧县下楼镇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朴实的父母对他捐献造血干细胞虽然有些担心,但仍然非常支持。早在2018年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李明就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并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志愿者。李明在2021年6月9日首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他还在安徽工业大学读大四。为了救助这位和自己HLA配型相合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他带着笔记本电脑在医院注射动员剂期间完成了毕业论文的再稿。时隔仅7个多月,第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他已经是北京工商大学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得知李明要第二次捐献,远在福建的父亲赶到合肥,在儿子身边全程陪同。

根据中华骨髓库的规定,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间隔半年以上。因为有过一次捐献的经历,李明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过程已经不陌生,所以当接到马鞍山红十字会的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没问题,我愿意。” 李明目前累计献血400毫升,两次共分离捐献约3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捐献造血干细胞无损健康,又可以挽救他人生命,是件有意义的事情。”李明高兴地说。 

(本报记者 杨雪)

新闻推荐

志愿服务暖人心

“请大家上午8点准时到岗,现场安排服务内容。雪天路滑,要做好保暖准备,路上注意安全,辛苦了!”2月7日一大早,市红十字志愿服务...

灵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