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牛经”发“牛财”共同致富促振兴

拂晓报 2021-12-13 11:33 大字

近日,灵璧县禅堂镇双李村村民李光明被推选为灵璧县养牛协会会长。提到他,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夸他是个热心能干的“牛司令”。他创办的灵璧县众帮养殖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县级示范社、市级示范社和省级示范合作社。同时,他牵头成立的灵璧县众帮产业化联合体,2018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灵璧县十佳经营主体”。李光明凭着一股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养殖增收致富的道路上,敢为人先,抢抓时机,率先发展肉牛养殖产业,成为带着村民共同致富的“领头人”。

大学毕业返乡创业

李光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为人憨厚,勤劳能干。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他,很小的时候就割草喂牛,与老黄牛结下了深厚感情。凭着刻苦学习的精神,他后来考上了大学。村民们都以为他可以走出“农门”,没想到他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创业。李光明在自家门前约5亩的空地上建起了牛舍、拉起了围墙,开始尝试养牛。2013年,他与本村几个养殖户发起成立了灵璧县众帮养殖专业合作社。

起初养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仅凭一腔热情的他,由于信息不通畅、缺乏养殖技术和经验、对市场不了解,养殖场第一年便亏损严重。面对挫折,他没有气馁,外出学习专业的养牛知识,连续三年先后到山东、吉林等地参加专业培训,又去国营大型养牛场一边打工,一边积累经验。回来后,他把学到的养殖技术和经验用到实践中,走科学养殖与管理的模式。经过几年的辛苦付出,李光明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养殖场占地面积60多亩,建有现代化牛舍3栋,肉牛存栏600头,成为灵璧县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牛近千头。

勇于创新做大做强

做大不是目的,做强才是追求。李光明并不满足现有的发展成绩。他从设备、管理、技术、人才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使养殖场上水平、上规模。

坚持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他流转了养殖场周边的耕地360亩,种植青贮玉米,新建秸秆青贮饲料池3000立方米,采用“玉米种植与全储健康无抗饲养优质肉牛、牛粪养殖蚯蚓、蚯蚓粪(有机肥)种植青储玉米及果树”循环生态产业链模式。改进技术和设备。他在养殖场内建立消毒池、兽医室、配种室,并完善污粪处理设备、清洗消毒设备,有效防止疫情、疫病的发生传播。扩大规模广招人才。在禅堂镇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他利用河北村扶贫工厂,采取参与合作社入股分红的形式,联手扩建了新的养殖场,每年为河北村创收4万元。同时,扩建生产区60亩,总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引进专门管理人员2名担任副厂长,吸纳大专以上技术人员4名,养殖场现有员工20名。打造现代化牛舍。合理选择畜舍地址,远离居民区,采用先进生产流程,科学养殖,不扰民、少污染、安全生产,成为县里标准化养牛企业。

示范带动共同发展

李光明待人诚恳,做事厚道,很快吸引了一批稳定的生意伙伴,养殖事业蒸蒸日上。他始终认为,一人富不算富,要带动大家共同致富。为更好地宣传组织带动养牛事业的发展,他牵头筹建了灵璧县养牛协会,并被推选为会长。合作社除了利用河北村扶贫工厂参与分红助力扶贫,还主动使用产业扶贫专项资金、贫困户“一自三合”贷款资金等,每年及时足额把入股分红打卡发放到脱贫户手里。合作社优先吸纳脱贫户入社,优先安排脱贫户就业,让脱贫户充分享受合作社快速发展的红利,实现稳定脱贫。合作社现有社员112名,其中脱贫户13户,全年劳务报酬26万元。

李光明还免费为其他养殖户、养殖农场及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提供技术咨询,鼓励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养牛,并为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他热心为村民讲政策、讲市场,打消大家的疑虑,开阔大家的视野。就这样,很多村民开始走上养牛致富道路。几年下来,养殖户们盖新房、买新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俺们村的养牛产业发展这么旺,这都是‘牛司令’的功劳!”村民们纷纷夸赞。  唐峰  解涛

新闻推荐

灵璧加速融入淮海经济区 灵璧至徐州省际公交专线开通

星报讯12月9日,灵璧县至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K500省际毗邻公交专线开通仪式在灵璧县公交公司总站举行。灵璧县、铜山区两地...

灵璧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璧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