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稳”的根基,集聚“进”的力量,激活“新”的动能,宿州市加速集聚产业动能 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摘要]夯实“稳”的根基,集聚“进”的力量,激活“新”的动能,我市加速集聚产业动能
“十三五”时期,宿州市抢抓发展机遇、厚植发展优势,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扩容提质,从转型升级中获取新动力,从科技创新中获得新红利,加速集聚产业发展动能,着力锻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夯实“稳”的根基,现代农业迈出新高度
皖神面业、徽香源、皖豆香、宿州雨润……走进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座座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坐落其中,为这片沃土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
在位于付湖村的埇桥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记者见到了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李勇。他正忙着走访联合体内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的就是让各方效益能“再上一个新台阶”。
按照传统的经营模式单打独斗,农业经营主体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2012年7月,由淮河种业公司牵头,联合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8家家庭农场,抱团成立了以“农业企业为龙头、家庭农场为基础、农民合作社为纽带”的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
“自从加入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我家的小麦、玉米有人上门来管理、收割、运输、销售,种田比过去轻松了许多,粮食产量和质量也大大提升了。”付湖村种粮大户段德丰说,他流转了1100多亩的土地专门从事粮食种植,麦收期间,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派出8台收割机仅用3天时间,就实现了颗粒归仓。
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共赢,增强了农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规模经营、科学作业、高效服务,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我们联合体的粮食产量高于周边农户10%左右,每亩可增收200余元。”李勇介绍道。
产业化联合体催生了聚合效益,在产业园内实现了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商融合。产业园依托皖神面业、宿州雨润等农业龙头企业,对粮食、畜禽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目前,粮食加工能力超过9.2万吨,畜禽产品加工能力超过3.3万吨。农业展览馆、气象科普馆、协鑫智慧农业观光园、万鼎拓展训练基地等建成并投入使用。
“十三五”时期,宿州市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机制再深化再突破,着力在联合体组织模式、经营模式、利益联结上进行二次探索,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创新,形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农业航母”,在融合发展中取得“1+1+1>3”的聚变效应。
截至目前,宿州市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发展到312家,数量全省第一,加入联合体的龙头企业336家、合作社831家、家庭农场2078家,覆盖粮食、畜禽、果蔬、林木等主导产业,年产值达400亿元。
集聚“进”的力量,项目建设实现大突破
2020年9月26日,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暨全省贯彻“六稳”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在宿州举行,主会场设在了黄淮海(宿州)智慧物流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
“智慧物流产业园规划包括‘一港十中心’,涉及铁路货运、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多温层冷链加工等。”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依托智慧物流产业发展,带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领域加速布局和建设,远期将形成总投资超千亿、年产值超800亿元的产业新城。
项目建设是产业发展的“钢筋铁骨”,也是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宿州市以优质重大项目建设为牵引,深入开展”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项目推进年“活动,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腾讯未来城市联合创新中心、宿州经开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宿马智能终端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提速提效,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前,记者走进灵璧县轴承产业园,到处是火热的现代化生产景象:各种机械作业声此起彼伏,操作工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轴承作为机器上一个小零件,却集聚着一个大产业,成为灵璧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增长点。
(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近日,由省首届“江淮名匠”、市工艺美术大师、灵璧县传统剪纸艺人、灵璧师范学校教师李文制作的以国家大事、城乡居民文化...
灵璧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灵璧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