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大庙乡:大棚蔬果撑起致富“一片天”

皖北晨刊 2020-07-20 16:43 大字

在灵璧县大庙乡,一座座白色的蔬菜大棚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日前,在该乡沙南村设施农业示范园,计生户祝春梅指着一棚西瓜高兴地介绍:“西瓜已经卖了1万多元,秋茬还可以种芹菜,这个大棚一年的纯收入至少可达3万元。”

祝春梅有10座温室大棚,种植面积80多亩,种植的各种蔬菜远销浙江、上海等地,年纯收入达60余万元。“刚开始建棚时缺少资金,是乡计生协帮俺贷了15万元创业贷款,贷款利息由政府补贴,并且给免费打井、安装了滴灌设施。是政府的好政策成就了今天的我!”祝春梅说着满脸的喜悦。

靠种植大棚蔬菜走上致富路的计生户,在大庙乡还有很多。近年来,大庙乡计生协以转变计生户种植业结构为重点,在政府的支持下着力为计生户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并出台奖励机制,对新建的日光温室大棚给予资金补贴、帮助协调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瓶颈。截至目前,全乡计生大棚总数达到了700多座,种植的反季节蔬菜畅销省内外,每座大棚平均产值达3万多元,计生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

该村地利生态农业示范园区负责人介绍:“春季大棚黄瓜和西瓜刚上市时,每斤卖到了4元,草莓每斤卖到20到25元,豆角和芹菜每斤也突破了3元。目前,西红柿、葡萄正是销售旺季,产量高峰期每天能装车近10万斤,全部销往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占有很大的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品种是设施农业的生命线,技术是设施农业的关键点。该乡计生协不断完善“协会+基地+计生户”的产业经营模式,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派出计生户300余人,远赴山东寿光学习先进蔬菜、瓜果种植技术,引进高产特色品种,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服务,同时加快推进“三品”认证,完善营销体系,深化品牌建设,打响了大庙乡“瓜果蔬菜之乡”品牌。(徐飞)

新闻推荐

灵璧: 扶贫路上志智双扶添活力

本报讯近年来,灵璧县注重将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着力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着力营造浓厚舆论氛围。注...

灵璧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璧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