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增收的“香饽饽” 宿州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侧记

拂晓报 2020-06-09 10:33 大字

当前,全市夏收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各地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路线,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农作物秸秆成了群众增收的“香饽饽”。

埇桥区永镇乡方店村全村6000多亩小麦,不到5天时间,全部收割完毕。种粮大户孙敬敬在方店村承包了1500亩农地搞良种繁育。“收割机一下地,种子公司的运输车辆就在地头等着了。价格还比小麦市场价高一些。”孙敬敬说,收割完小麦,他便种植青储玉米。

孙敬敬的1500亩良种小麦地里,联合收割机在前面限茬收割,小麦秸秆被均匀抛洒在地。打捆机接续而上,把小麦秸秆全部打成大捆,然后统一运送到收储点。负责给孙敬敬1500亩小麦秸秆打捆的是埇桥区永镇乡裕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去年,裕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统一为永镇乡永镇村全村农户免费打捆,该村实现了全村秸秆打捆离田。

“今年,我们在方店村搞试点,明年,方店村也可以实现秸秆全村离田。”合作社负责人刘丽说,他们免费为农户打捆,统一运输收储,然后可以加工成饲料,或者卖给电厂,利用方式有许多种。

在灵璧县杨疃镇,以前,一到午季,小麦秸秆如何处理就成了农民的“烦心事”。现在,订单式的秸秆收储,让这个镇的小麦秸秆全部找到了出路,农民再也不用为小麦秸秆无法处理而发愁。

灵璧县杨疃镇大亢村,占地200多亩的秸秆集中收储点蔚为壮观。日前,记者在该村的秸秆集中收储点里看到,运送小麦秸秆的车辆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一边是农户开着自家的农用车,把地里打捆好的秸秆运送到收储点售卖;一边是外地的大型运输车辆,装载完毕,准备运往客户手中。收储点里,叉车正把成捆的秸秆码成十几米高的大垛。

原来,大亢村秸秆集中收储点由社会经营主体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建设而成,通过订单式收储,进来收储点里的小麦秸秆,全部都成了宝贝。

据收储点运营主体负责人介绍,他们收储的小麦秸秆主要是通过饲料化、基料化处理,一方面把成捆的小麦秸秆加工成牛羊食用的“压缩饼干”;另一方面也可以粉碎加工制作成板材粉料,收益相当可观。

只要利用好,秸秆也是宝。近年来,宿州市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通过建设收储点、发展综合利用产业、推广新技术路线等方式,延伸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了秸秆综合利用的良性发展,推动了农民增收,保护了碧水蓝天。 本报记者 余明明

新闻推荐

安徽灵璧县发生一起疑似井下沼气中毒事故 3人死亡

5月30日7时30分许,湖北省航道工程有限公司(国企)所属岳罗河劳务队(湖北海鑫达劳务有限公司)在(安徽)灵璧县灵城镇实施倒虹吸井作...

灵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