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蚌埠 □张立权

淮河晨刊 2019-10-12 08:07 大字

旭日照涂山。应作平摄我于1956年暑假毕业于安徽师范学院地理专业,由安徽省教育厅直接分配到蚌埠。当时和我一起分配到蚌埠的有9位同学。省教育厅指定我为临时负责人,把9位同学的档案带到蚌埠,当时,蚌埠教育局接待我们的负责人是朱振宇同志,他把我分配到蚌埠师范任教。

初来蚌埠,出于好奇,我在蚌埠市区走了两天,初步看到了蚌埠的市容市貌。1956年,蚌埠市区面积并不大,以小南山为中心,东面到现在的肉联厂,西面到席家沟,南面到胜利路,北面到淮河以北的小蚌埠,站在小南山上,可以一览全市的面貌。在现在的体育路以南,今天的蓝天花园、金山花园、二实小、财富广场和文化广场一带,有一个面积不大的军用飞机场。从房屋结构来说,只有现在的淮河路两侧有四、五层砖瓦结构的楼房,大部分是平房。从道路来说,也只有淮河路等少数街道是水泥路,大部分是土路。例如,从火车站到肉联厂的凤阳路,就是一条土路,而且宽窄不同。在当时的蚌埠师范西面是造纸厂,北面是橡胶厂,东面有铅笔厂、拖附厂、肉联厂。在工厂的两侧就是农田和菜地。

后来,我经过调查,蚌埠有不少特殊之处。从历史上来说,蚌埠原系明朝凤阳府所属的蚌埠集,淮河北岸的小蚌埠为过去较早的一个集市。凤阳是我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据凤阳府志上记载。“按蚌步当是蚌埠,地属凤阳”。又说“蚌步集在灵璧县西南一百六十里,古采珠之地”。蚌埠西郊淮河南岸有一座涂山,这是蚌埠最高的一座山,海拔338.7米,传说远古时代,蚌埠地区属淮夷部落涂山氏国。大禹在这里带领民众治水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

从交通上来说,蚌埠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北正中偏东地区,地处淮河干流中游,淮河是我国注入太平洋的七大河流之一。蚌埠的兴起得益于津浦铁路的通车,所以有人说,蚌埠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据说,当时英国专家德纪带着科技人员在蚌埠考察,不仅发现蚌埠淮河河段水流平缓,同时还了解到蚌埠市中心小南山的岩石余脉一直延伸到淮河河床之下,为淮河铁路大桥桥墩打下了坚实基础,于是决定在这里建设淮河铁路大桥。1908年,津浦铁路修建以前,蚌埠只是淮河边上的一个不足五百户人家的小渔村,因盛产蚌而得名,又名“珠城”。1911年,蚌埠淮河铁路大桥建成,津浦铁路全线通车,给蚌埠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使蚌埠成为淮河流域的物资集散中心,并取代临淮关、正阳关的地位,进一步成为我国交通、商业、工业和军事上的重镇。

从地形上来说,蚌埠位于黄淮平原的南缘,地跨淮河两岸,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趋向自南而北逐渐平缓。淮河以北为淮河平原,是黄淮冲积平原的一部分,这里土壤肥沃,耕地连片,为安徽省主要农业区之一。淮河以南,蚌埠的东郊和西郊,地形微有起伏。平原上的剥蚀残丘星罗棋布,主要有老山、东芦山、西芦山、黄泥山、锥子山(白石山)、曹山、雪华山、老虎山、燕山、张公山、小黄山、秦家山、黑虎山、涂山,自东而西环抱,小南山突立于市中心。这些残丘是淮南丘陵的一部分,海拔一般在40-160米左右。蚌埠不仅地跨淮河两岸,在蚌埠东部和西南边缘还有面积很大的龙子湖和天河湖。这些青山绿水,为建设美丽的蚌埠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从气候上来说,蚌埠地处北温带的中纬度地带,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属于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中间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降水量比较集中,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较少。淮河干流一线是我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线。淮河以南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农作物是水稻。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耕地主要是旱地,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红薯、大豆、花生、芝麻等。所以,蚌埠地区物产比较丰富,为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现在蚌埠各种小吃非常丰富,已经成为“美食之城”。

为方便人们更好地知道蚌埠,了解蚌埠,热爱蚌埠,我利用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从1960年起,在寒暑假时间,走遍了蚌埠地区的山山水水,考察了蚌埠地区的地质、地貌,走访了蚌埠地区的地质队、气象台和水文站等单位。在1963年我编写了《蚌埠市乡土地理》,首先在蚌埠师范作为乡土教材使用。1979年在《蚌埠市乡土地理》的基础上,改编为《蚌埠地理》,并带到在芜湖市召开的《安徽省地理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上作为论文散发,受到安徽师范大学老师和与会代表的好评。1985年8月《蚌埠地理》经过安徽师范大学地理系闵煜铭教授、杨积述讲师审定,由蚌埠市教育局教研室出版发行,作为中学地理乡土教材,供蚌埠市初中一年级使用。

现在的蚌埠,再不是1985年以前的蚌埠,更不是1956年以前的蚌埠。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11年京沪高铁建成并经过蚌埠以来,蚌埠建设的步伐之快,前所未有。现在的蚌埠,到处高楼林立,花园式的居民小区随处可见,街道宽阔而平坦,崭新的公交汽车四通八达,科教兴旺,工业发达,商业繁荣,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津浦大塘公园、张公山公园、龙子湖公园、淮河大堤公园经过多年改造,现在绿树成荫,景色秀丽,已经成为全市人民休闲游玩的好地方。2017年,蚌埠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现在,蚌埠人民正在举全城之力把蚌埠打造成美好幸福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在蚌埠工作和生活已有63年,蚌埠给我的印象已刻骨铭心,我非常热爱蚌埠。今天,我不管走到哪里,在哪里生活,心中总是怀念蚌埠,想回到蚌埠,正如沿淮地区人民常说的那样,“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

新闻推荐

灵璧消防检查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

日前,灵璧县消防救援大队针对超市、宾馆、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了国庆节前期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在检查过程中,检查...

灵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