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铁犁配牛耕”到“全程机械化” 灵璧渔沟卓庄村筹建“农耕博物馆”见证农耕巨变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秋收冬藏……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从二牛抬扛到机械轰鸣……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农耕文化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也创造出许多令人惊叹的世界奇迹。
农牧兴,百业兴。七月流火,日轮当午,磬乡大地如在洪炉中蒸煮。记者驱车来到灵璧县渔沟镇卓庄村,途经村中宽阔笔直的水泥路,各式各样的大型园林石威武而立;来到无垠田野,田头挤满了老人和孩子前来观看无人机喷洒农药,“高一点”、“左一点”……随着无人机缓缓离开田头,螺旋桨轰隆作响,老人和孩子的脸上堆满了灿烂的笑容。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喷药无人机、割麦不弯腰……这种农耕现象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早已不足为奇。新中国成立以来,传统的农耕方式已经被改变,农耕时代的生产工具,也渐渐被机械化的新器具所取代,而被保留下来的传统农耕工具则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新中国70年的沧桑巨变。
为了彰显和弘扬古老的农耕文明,灵璧县渔沟镇卓庄村筹建了“农耕博物馆”。记者跟随卓庄村党总支书记张韩英来到“农耕博物馆”,张韩英书记介绍,“农耕博物馆”是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两条主线,征集收藏了突出代表本村农耕文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近100件,真实反映了本地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的基本风貌。走进“农耕博物馆”,记者看到那些静静搁置的农具时,一种浓浓的年代感和古老的农耕气息扑面而来。不同类型的农具,大到平板车、犁、耙、石磙子,小到铁锨的拐把、牛鼻圈、锄头、镰刀一一整齐排放,立在墙根、挂在墙上,插在梁上……看着这些物件,如同看见先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背影,更能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义。诸多农耕工具犹如一幅历史画卷,农民们春拖犁耙、夏挥铁锄、秋舞镰刀、冬抡铁锹的场面历历在目。
和土地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卓庄村村民卓祥民老人,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经历过的农耕工具的演变。卓祥民老人指着犁子说:“这个是我们老前辈在解放前耕种用的犁子,犁地时,前边拴个牛,后边有人扶着,鞭子甩得啪啪响,一天最多也耕不到二亩地。到了解放以后,五几年的时候,有人发明了双滑犁,双滑犁很方便群众,一天能犁十多亩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又创造了拖拉机,确实效率高,百十亩地一夜就犁完了喽。往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场面不复存在喽。”
“以前我们老百姓种地非常不容易,就拿俺家来说,以前种四五亩麦子,用镰刀割,一家老小齐上阵也得五六天才能完成,现在都用联合收割机,一袋烟的工夫就收完了,我们也确确实实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卓庄村村民卓光星老人高兴地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了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指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研发和生产,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农村机械化程度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这时,四轮拖拉机、收割机、脱粒机、播种机等小型农用机械纷纷出现在田间地头,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还在不断加速。如今,农机是“三夏”大忙的主角。记者从市农机部门获悉,今年宿州市投入约60万台(套)机具会战“三夏”,抢收实际上三四天就大头落地,机收率达98%以上。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开始悄然改变整个农业生产的面貌。农业物联网技术、植保无人机技术、手机新农具等等,将人们曾想象的“未来农业”变得触手可及,科技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改变整个农业发展。70年伟大变革,70年沧海桑田,一代代更新的农具见证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引领着整个农业走向新发展,续写新华章。记者杨雪
新闻推荐
7月30日,灵璧县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魏劲松一行走访慰问武警官兵,送去节日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并送上慰问品。活动中,魏劲松一...
灵璧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灵璧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