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了新鸡舍 鸡粪有“出路”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6-21 11:50 大字

■本报记者刘刚

袁兆明是灵璧县大庙乡沟崖村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每年存栏蛋鸡5万只,他成立的大庙乡养鸡协会有300多会员,每年要出栏50万只肉鸡。虽然这几年养殖效益整体不错,但也面临着环保的考验。为解决鸡粪的出路,袁兆明带头投资近百万元改造养殖圈舍,增加粪污处理设施,成效初显。

6月19日,记者来到皖苏交界的灵璧县大庙乡沟涯村,一片茂密的树林旁,就是袁兆明投资建设的兆明养鸡合作社示范园,一进入示范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排列的现代化鸡舍。记者走进鸡舍一看,鸡笼里蛋鸡正在吃食,工人们在捡拾鸡蛋。“我这里每栋鸡舍可养2万只蛋鸡,室内常年温度控制在28摄氏度。 ”袁兆明给记者介绍了鸡舍的构造,虽然鸡舍里有2万只蛋鸡,但记者却没有闻到臭味,鸡粪都去哪里了?

在记者疑惑的时候,几位工人走到鸡舍的一端,操控全自动刮粪机器,仅几分钟就把鸡笼下面的鸡粪全部处理干净。袁兆明带着记者来到鸡舍外面的一间厂房,向记者介绍鸡粪的处理方式:“这里就是全自动粪污干湿分离器,鸡粪在这里分成干粪和湿粪,干粪立即就可以销售给附近的蔬菜种植户,湿粪则要集中发酵一段时间后,卖给本地的种植户。 ”

袁兆明可是养鸡的“老把式”,早在1994年,23岁的袁兆明就率先搞起大棚规模养鸡,在学中干,在干中学,终于摸索出了一套科学养鸡的致富之路,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状元”。 2017年,袁兆明拆除老的养鸡圈舍,投资200万元建起占地50亩的现代化养鸡圈舍,目前存栏蛋鸡5万只。

“前几年也曾犹豫过,自己不是大企业,没有必要重视粪污处理,但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让他改变了想法。 ”袁兆明告诉记者, 2017年江苏徐州的客商来他这里购买鸡蛋,当客商走进他的鸡棚时,被浓烈的恶臭熏得直捂鼻子。那个客商说,老袁您这里养殖环境太脏了,看来鸡蛋品质也让人不太放心,就不能按原来的定价买鸡蛋了。就这样,因为自己养殖环境的问题,那笔订单少了赚3万多元。不仅如此,随着村民环保意识的增强,不少村民都反映他的养鸡场污染大,臭味浓,多次要他关停养鸡场。

“恶劣的环境也让蛋鸡产蛋率偏低,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我决定投资重建鸡舍。 ”2017年冬季,袁兆明开始重建新鸡舍,购买全自动饲喂设备、全自动粪污处理设备,并且建造占地800平米的全封闭发酵池。 2018年开春,新鸡舍建成,村民们再也没有反映污染问题了。

袁兆明正在向记者介绍鸡粪处理的时候,同村的种植户袁兆亮来到养殖场要购买鸡粪粪。袁兆亮说,他种了10亩地,现在小麦刚收割结束,准备种植大豆、玉米。 “俺去年就从兆明这里购买了发酵好的鸡粪,效果真不孬。一车鸡湿粪才100元,够用一亩地,用化肥一亩地至少要花200多元。而且用过鸡湿粪的庄稼增产明显,每亩小麦要增产100多斤,这笔帐算下来,大家都愿意来买鸡粪。 ”

袁兆明说,目前他的养殖场每年能生产100多车鸡湿粪,在当地供不应求,他从这里也看到了商机,下一步要带动会员改造设施,生产更多的有机肥给当地种植户用。

新闻推荐

高温天咋防鸡群中暑

■本报记者刘刚近日,灵璧县一位养鸡大户向记者咨询:高温天气下如何防止鸡群中暑,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农大动物科技学院专家...

灵璧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