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乡风扑面来

拂晓报 2019-05-17 11:12 大字

“以前,村里人结婚讲排场、好攀比,有房有车不算,彩礼还得一二十万元,一些家庭甚至因此债台高筑。经过宣传引导,这些陈规陋习不断被破除,拒绝大操大办渐渐成为风气。”近日,灵璧县虞姬乡朱桥村的小伙子黄康对记者说道。

“为推动移风易俗,村里举办了集体婚礼,感觉既节俭又热闹,还带着浪漫和时尚,一点也不失面子。”25岁的姑娘李小雪回忆了这段难忘经历。2018年农历腊月二十六,为配合开展“新事新办,向天价彩礼宣战”活动,村里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20多对新人踊跃报名,最终,9对新人代表走进集体婚礼现场——村文化广场。在庄严的《婚礼进行曲》中,新人们逐一踏上T台,向全村父老乡亲宣誓:“孝敬父母、相亲相爱、邻里和睦……”

“陈规陋习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老’在千年遗风,‘大’在千家万户,‘难’在破旧立新。能否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搞好移风易俗工作的关键。”朱桥村党总支书记王梅说,那次集体婚礼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为全村人树立了一种健康的婚恋观、文明的消费观,现在,村里人结婚不再讲究彩礼和排场,小两口觉得幸福就好,婚后全身心投入到增收致富中来。为引导村民红白事从简,朱桥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规定酒席不超过6桌,每桌标准不超过300元,随礼不超过100元。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按照新修订的《村规民约》监督送礼、宴席标准,并及时在全村公布监督结果。

文明乡风的培育,选树典型为抓手,干部带头是关键。在移风易俗活动中,朱桥村抓好党员干部带头这一环节,要求党员干部逐一签订“移风易俗树新风”承诺书,具体做到“五带头”:带头节俭办理婚丧嫁娶事宜、带头革除陈规陋习、带头树立文明风尚、带头参加移风易俗党课、带头宣传移风易俗,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传播者和践行者。村里组建了“四会”,即: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成立了“四队”,即: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精神脱贫”志愿服务队、文艺宣传志愿服务队、俭威志愿服务队,为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据了解,近年来,灵璧县深挖乡村道德先进典型,积极开展“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评选工作,并把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快板、大鼓书等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广为传播,开展农村广场舞、乡村篮球赛、文艺演出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在寓教于乐中形成文明风尚。同时,利用“村村通”广播循环播放移风易俗音频,增强移风易俗工作的传播力,免费赠送“移风易俗红灯笼”、“村规民约小摆件”等纪念小礼品,把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抓紧抓实、落细落小,并不断深化,让文明之花在乡村尽情绽放。 本报记者 杨雪

新闻推荐

灵璧县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本报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去年以来,灵璧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坚持把发展培育壮大产业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立...

灵璧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灵璧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